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林塭丰
来源
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近潮汕的天气真的变化无常
一会暴雨一会出太阳
这样的天气很容易会湿热
然而能够消暑祛湿的只有一样
那就是凉茶
喝凉茶是广东人的传统
特别是在夏季,无论感冒、发烧、咳嗽
长辈都会对你说“上火了,喝点凉茶”
凉茶
在广东人的眼里是一剂良药
但是!如果是随意从野外采摘回来的
草根、草药来煲凉茶喝
那就很可能不是续命水而是断命水了!
自己煲的凉茶
如果不是在药房拿的中草药
而是从野外采摘回来的话
很容易就会导致中毒
近日就有一家人喝自制凉茶倒下了
一家五口喝凉茶险丧命
彭先生家住清远英德黄花镇
他的母亲到山里砍些竹子来种豆
顺道采了一些“金银花”回家煲水喝
彭先生一家五口都品尝了
这一锅来路不明清热解毒的“凉茶”
可是,就在喝了凉茶十多分钟后
他们出现了头晕、意识模糊的症状
而彭太太更是因为喝了两大碗
当场就昏迷了
随后彭先生和太太、父母及两岁大的孩子
医院救治
之后经过治疗,目前三个人已经出院了但彭太太因为中毒太深,至今仍卧床不起如果未来十几天还没有好转,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为什么喝了“金银花”水
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原来,这一切的问题都出在药材上面
他们喝的并不是金银花水而是断肠草
断肠草小枝圆柱形,幼时具纵棱,除苞片边缘和花梗幼时被毛外,全株均无毛。主要分布在我们国家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生长在丘陵、疏林或灌丛当中。断肠草全株有剧毒,断肠草泌蜜及花粉均较多,人类食用含有断肠草花粉的蜂蜜亦可引起中毒。断肠草的花和金银花特别相像,断肠草的根外观又与五指毛桃的根十分相似,所以经常有人误采、误食。而发生这种事也不是首次了
许多人因为自己采摘的草根煲凉茶煲汤
有发生中毒,甚至最后死亡
来自福建的一家人
误把草根当做是凉茶拿来煲汤后
一家三口全都中毒
经抢救后,父子二人得以脱险
而母亲却抢救无效身亡...
据介绍
上午一家三人都食用了草根汤
从下午开始
一家人就先后出现了中毒症状
而这次食用的草根是儿子从山上挖的
平常他们本地人
也有用草根炖汤食用的习惯
没想到这次竟然吃出了人命
果冻一查才发现原来这次的"杀手”又是断肠草大家记得认准它了已经夺了很多生命的“假凉茶”千万不要摘来煮误将断肠草制作成“凉茶”食用
这件事也提醒了我们
其实服用“凉茶”也需谨慎
“凉茶”常见误区
误区一:凉茶任何人都能喝
中医理论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凉茶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它的选择需要“三看”:
一看天气:一般三伏天、暑湿炎热的时候适合喝凉茶,其他时候尽量少喝或不喝。
二看体质:户外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适合喝凉茶。运动少、脾胃差、体质虚寒的人,糖尿病病人、月经期妇女、老人、体弱小孩,均不宜喝凉茶。
三看是否过敏:凉茶也会有不耐症。一喝凉茶就拉肚子、不想吃饭的人,不适合喝凉茶。
误区二:凉茶越苦越好
口感、颜色和所用的药材有关,和药效没有直接关联。不同的药材性味不同,甘、淡、酸、苦、咸口感均不同,此外药效主要跟选择的凉茶原料品质有关。误区三:凉茶“凉”着喝
凉茶的“凉”其实主要不是说茶的饮用时的温度,而是其药性多偏寒凉。中药有一种服药方法叫“凉药热服”,即性味寒凉的方剂,温服来避免过于寒凉伤胃。所以根据凉茶药性之不同,偏于寒凉可以放置温热不烫口即可服用,偏于温热可以放凉饮用。
误区四:凉茶是饮料
虽说是中草药饮料,但是中草药也是药,即便药性偏平和,喝多了也是会损伤脾胃的。而且人体内在阴阳消长在不同阶段是动态变化的,长时间的喝凉茶,不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反倒会导致阴阳的失衡,寒热的偏盛。
误区五:凉茶无需看诊可自行服用凉茶本质还是运用中医药理论。要根据个人体质,寒热虚实、脏腑的不同,进行配方,是一个复杂和精细的过程。所以,不建议自行服用。///////////////////
最后小编想再次提醒大家
不要采摘和食用任何来历不明
不能分辨的植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