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年),自年开始供奉御药,至今已走过了多年的风雨。
在许多老北京人眼里,同仁堂的命脉就在这个“仁”上。
大家都相信,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绝不会偷工减料,肯定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
壹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以忠于品质而著称的老字号,最近却被曝出了质量问题。
近日,有知情人称其委托生产商在生产同仁堂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在12月15日江苏电视台报道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规生产食品蜂蜜的报道视频中,发现多名工人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里进行回收。
视频中,企业宣称是“退给蜂农养蜜蜂”。然而回收后的蜂蜜被倒入大桶,大桶上都贴上了“倒蜜”送入原料库。标签显示其产品名称为北京同仁堂蜂蜜。
这些标签中,有的生产日期为年12月份,还有的是年11月份,蜂蜜的保质期为18个月,有的临近过期,而有些已经过期。
知情人表示,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量还不算多,更多的被存放在了十多公里外的大型仓库里。
据市场监管局表示,企业应在召回的产品上,挂上不合格品标识。可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当中,仅发现有一张标识标有不良品,企业的操作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这家企业的产品是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委托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的,该企业提供的协议显示,委托生产协议的起始日期为年9月。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把回收的蜂蜜“再利用”,糊弄消费者,这家企业是有前科的。据执法人员表示,今年9月,市场监管局就已经接到过举报,并将这家企业上升为重点监控企业。
今年10月,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再次发现了问题,而这一次的调查,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该企业将年3月份的生产日期,更换成年6月份。”
而负责人则辩称说都是失误,贴错标签了。
昨天上午,北京同仁堂发布声明称,相关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声明中北京同仁堂表示,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对所涉物料全部进行封存,并将全力配合上级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开展调查,若发现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同时向所有消费者郑重致歉,感谢媒体的监督,将实事求是,绝不隐瞒,如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会及时向公众通报。
贰
其实,知名老字号同仁堂,可能并没有其表面那么光鲜。
仅近两年,同仁堂的中药产品便屡屡登上监管黑榜。
公开资料显示,年10月,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批号为的熟地黄含量测定不合格被湖北省食药监局通报。
年2月,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的批号为的翻白草因性状不合格被山东省食药监局通报。
此外,同仁堂还多次因违法广告遭到查处,包括同仁堂清泉茶广告、同仁堂葛根山药胶囊广告、同仁堂益健茶广告、同仁堂延寿片广告、同仁堂丹参菊花茶广告等等,这些广告多夸大产品效果,虚假宣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但对于这些违法问题,同仁堂总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称是经销商干的,自己并不知情。
即使一切虚假宣传都来自于经销商,可放任经销商进行违法宣传,却丝毫没有对策的同仁堂,同样应该负有重大责任。
而此前的同仁堂“龙胆泻肝丸”事件,更是一度震惊国人。
年2月,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伤的吴淑敏等28人,集体起诉拥有年历史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但大部分的索赔诉求,最后均以碰壁或者败诉告终。
当然,生产龙胆泻肝丸的厂家绝不止同仁堂一家,药监局的无所作为更令人不可接受。但是,作为国内中药行业的领头企业,却对医学界发现存有重大危害的药物成分漠然视之,同样令人难以认同。
作为知名老字号,同仁堂的产品价格往往远高于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此前媒体曾报道,同一张中药处方,同仁堂药店药价贵一倍。
人们之所以认可同仁堂的高价,是认为高价背后有高品质,是相信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老传统。
而大家会选择购买同仁堂蜂蜜,当然也是冲着同仁堂从清朝继承下来的名气和信誉来的。
遗憾的是,同仁堂又让很多人失望了。
叁
时至今日,许多老字号企业生存状态并不理想,存在着种种问题。
韩国央行曾发布《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称,全世界创业年以上的企业共家,日本多达家,占了近60%,远多于排第二位的德国家。
而中国能生存超过年的企业屈指可数。陈李济、张小泉、荣宝斋、玉堂酱园、六味斋、广德楼剧院等等……我们对这些名字越来越陌生。
老字号的艰难处境中,许多企业的弊病在于故步自封,企业体制落后,产权意识薄弱,营销能力弱。
可还有一些老字号企业的衰败,却是由于经营策略鼠目寸光,品质下滑严重,只靠着吃老本苟延残喘,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而变得不择手段,最后砸了经营百年的金字招牌。
有多少老字号,都倒在了一个“钱”字上。
某种意义上来的说品质是老字号的最后一道护城河。老字号的品质下降,无疑让百年的金字招牌蒙灰。
云南白药04年曾爆出隐瞒含有成分毒草乌(又称断肠草);老字号“老凤祥”,年陕西省质监局和陕西省质监局通报有关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老凤祥的名字被列入“黑榜”。
年老凤祥又因为珠宝玉石的名称的实测值与标准值不相符被江苏省工商局列为不合格。
蜂蜜行业一直存在造假严重的问题,稀薄蜜、劣质蜜、掺假蜜仍在泛滥。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消费者才更青睐同仁堂的品牌保证。
可是,同仁堂却毫不反思管理和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每次靠着推卸责任的招数来蒙混过关。
这样看似轻松省事,却是在不断消耗着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实在是非常短视的经营策略。
希望百年前恪守诚信的同仁堂能够早日回归。
病人需要令人放心的中药,消费者也需要放心的营养品。
今日互动同仁堂蜂蜜产商回收过期蜂蜜作原料,
诸多老字号质量难测。
您对这事怎么看?来和我一起聊聊吧~文
转自北京头条
责编
七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