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罗霄山脉是药典记载的盛产中药材的地区,史籍记载,炎帝为民治病,遍尝百草,晚年终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今炎陵县鹿原陂)。株洲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着天然地理优势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正开展中医药事业发展调研,5月12日,在炎陵参加完炎帝陵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来到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鑫山村开展中药材种植情况调研。
鑫山村村民种植的黄精生态环境优良的鑫山村在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鑫山村,调研组走家串户,实地察看了黄精、七叶一枝花种植基地,了解村民种植中药材情况。钟燕认为,炎陵县位于罗霄山脉,原始森林茂密,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是黄精、百合、厚朴、茯苓等药材种植的理想之地,要珍惜大自然给予的最宝贵的财富,发挥生态优势,遵循中药材生长规律,开展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野生抚育、生态复绿,不追求数量,确保药性品质,建立优质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打造湖湘知名优质中药材品牌。要深入贯彻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和市委《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现的意见》,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纪元,大力弘扬炎帝中医药文化,使炎帝中医药文化与乡村振兴、农旅发展相结合,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强劲增长点。供稿: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编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