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大谜团第四十七篇黄蓉
TUhjnbcbe - 2021/3/15 16:13:00
中国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关于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在以往一些年来,
  所谓阳性的阴谋,即是小说当中所体现的具体的阴谋冲突,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直接解决的阴谋,有具体的原因指向线索,也有明显具体的结果指向线索的这些故事,可以称为阳性的阴谋特征化故事。还是以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的一些故事为例。在金泰和六年,宋开禧二年,即一二〇六年,这一年郭靖六岁,江南七怪在蒙古大漠无意之中发现了郭靖,并收郭靖为徒弟。江南七怪约郭靖在晚间到一处荒山见他们七位师父,想要试试郭靖的胆色。江南七怪较早一些时候,便来到了蒙古荒山等待郭靖的出现,不料众人在山中见到了几个由人的白骨骷髅所组成的阵法,柯镇恶认出了此白骨骷髅是当时武学修为极为可怕的黑风双煞二人所留,按照新修版小说给出的设定,柯镇恶对其余六位兄弟说明他的兄长飞天神龙柯辟邪便是被黑风双煞所杀,意在说黑风双煞陈玄风、梅超风二人滥杀无辜。于是柯镇恶率领其余六人,暗地隐伏此处,等待黑风双煞出现,好一举擒杀二人,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阳性的阴谋特征化故事。柯镇恶的一番话是阴谋,事实是柯辟邪参与了数年前陆乘风组织的一次围杀陈玄风、梅超风的事件,事件的当中,柯辟邪由于武功不济死于陈玄风之手,按照江湖道义方面的理解,柯辟邪其实是咎由自取,而小说当中也早已说明陈玄风、梅超风平时出手一般只是因为报复,报复的原因是有人围杀他们。这件事的开始,有具体的说明,渲染了陈玄风、梅超风极为可怖的经历,而在梅超风回忆篇当中,小说又委婉地说明,关于柯镇恶之言,其实完全不实。尽管小说当中只是略略几句话,也足以明确说明关于柯辟邪之死一案的告破,只是在当时只有梅超风以及读者、才能明白此中道理,坐在梅超风一旁的郭靖听不到梅超风的心声,自然也就并不知道。


  所谓隐性的阴谋,即是小说当中所体现的具体的阴谋冲突,虽然有一些角色的互动关系,但较为难以查明阴谋的指向关系,或者难以发现具体的原因以及线索的,又或难以觉察到具体的事件的结果指向线索的那一些故事,便可以称其为隐性的阴谋特征化故事。还是以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的一些故事为例。在宋绍熙四年,金明昌四年,即一一九三年,全真派掌教王重阳邀请几位江湖武学名家在华山比武较量,我称其为第一次华山论剑武学研讨会。这件事情,其实便是一次较为典型的隐性阴谋特征化故事。根据通常读者阅读,或者心中所形成的观念,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王重阳举办华山论剑活动,是为了与其余几位武学人物争夺天下第一。第二种,王重阳是为了与其余几位人物争夺《九阴真经》武学秘籍。很多年以来,大部分便只持这两种观点,来对第一次华山论剑作以解读,实际这都是错误的内容。小说当中,恰恰是故意用巧妙的文学手段,把这件事的根本问题给遮盖住了。


  如果王重阳要与什么人物争夺天下第一,那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王重阳早已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他的身上还包括抗金名将的一层身份,在小说设置的环境当中,其战绩已经在中原一带江湖家喻户晓,具有不可争辩的一些事实关系。又根据小说当中呈现的时间逻辑关系,王重阳举办华山论剑的时候,年龄至少是在八十岁上,其余参会的人物,则平均不到四十岁,这是两个江湖辈分的人物,王重阳作为江湖前辈,没有任何理由用比武较量的形式确认天下第一,就如小说《倚天屠龙记》当中,几大门派来到张三丰百岁寿宴上,想要与张三丰较量,而张三丰根本不需要出手一样,江湖前辈与后辈人物之间,有一道礼义上的关系阻碍,成名的人物之间,前辈是不与晚辈较量的,王重阳不可能为了名分来与年龄相差极大的几个人物,争夺一个虚的名分,他已经成名很久了,根本不需要这个。而关于争夺《九阴真经》,那便是作者设置的第二道想让读者弄混的故事细节,特别是新修版小说之中,金庸明确说明,包括王重阳在内的其余几个与会人物,都或多或少参与过对《九阴真经》抢夺的大战。小说用全真派天罡北斗阵创立过程关系,以及小说《神雕侠侣》当中,王重阳在活死人墓当中刻下《九阴真经》时间逻辑的问题的表现,都说明了王重阳获得《九阴真经》的时间,远远早于华山论剑举办之时,可以明确知晓《九阴真经》不是众人一齐拿到华山上去的,又不是王重阳在当时夺得《九阴真经》,而是很早一些年便已经秘密夺取,他拿出《九阴真经》,吸引众人来参加此次比武较量活动,这才是王重阳的目的。所以说,这一段故事,便是一个隐性的阴谋特征化故事,因为小说并未直接表现,这段故事最终因为什么目的,我则在以往一些篇章当中,证明此事,实际是王重阳想要东山再起,利用当时金国的一些局势,想要再举义旗推翻大金国,而洪七、段智兴等人则是极好的资源储备,详述部分请见以往的文章。


  相比较于小说《射雕英雄传》之中,隐性阴谋与阳性阴谋,不那么激烈转化的特点。小说《神雕侠侣》也依然继承了这样的写法,在风格上十分统一。阳性阴谋达到最为激烈化的小说,应是小说《笑傲江湖》,当中福威镖局惨案、华山派之难,林平之、岳不群自宫练剑等事,都是十分明显的阳性阴谋特征化故事,因为他们都有来处有去除,较易于分辨其具体的意义。而在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当中,许多阴谋事件是十分不明朗化的,也就是隐性化的,因为作者不急于表达这些阴谋故事的原因以及结果,仿佛就是让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背后的问题,他并不急于告知人们,这些则需要细心的读者去进行分析理解,然后便能进入到金庸早就在写作大纲之中呈现的一些内容,这就是到了另一层的境界,也就是小说最终要叙述的那一些部分。而关于小说《神雕侠侣》当中,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很多方面便处于隐性阴谋化故事当中,其实在小说写法上,更高于《笑傲江湖》,因为他恰恰是隐性的,才有一些让人更多思考的地方,而一些明显放在表面上的阴谋冲突,却缺少这方面的谨慎思考,文学的耐读性大概有两个层面,一种是作者十分明确告诉你答案,另一种是作者不是那么明确告诉你结果。我一般认为后者最能抓住人的心理,才会不断探求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在《神雕侠侣》当中,杨过在全真派的生活,实际便是一件典型的隐性阴谋化特征故事。隐性阴谋化的故事,最能埋藏一些较为深入的故事部分,当中一些部分还能达到小说的核心部分,所以又要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中来,杨过在全真派的生活,必然是一次残酷的谋杀事件,从他在桃花岛生活之后,这件事情便已经一点点促成。所以要用五个铁证来证明这件事的成立。


  第一个铁证,当中包含两方面的矛盾。从正常的逻辑上来说,即使是杨过在桃花岛上打伤武氏兄弟,他也没有必要离开桃花岛。我在上一篇文章当中,说明这是*蓉的阴谋,*蓉意图要杀死杨过,但*蓉又不能明着下手,因为*蓉不喜欢杨过的心理,郭靖完全明白。一旦*蓉亲手杀死杨过,郭靖第一个怀疑的便是*蓉。在*蓉经历当中,与杨过最解不开的矛盾,便是*蓉在十三年前杀死了杨过的父亲杨康,而且还是在杨过曾经多次在此处居住过的嘉兴铁枪庙。铁枪庙对杨过来说意义太多,他的父亲杨康死于铁枪庙,他的母亲的骨灰又是他亲手埋葬在铁枪庙外,而杨过与他的义父欧阳锋的相识,又是在嘉兴铁枪庙之中。*蓉当年杀死杨康,完全是故意下手杀害,根本不存在误杀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当时的*蓉急于想要逃走,又想让身旁的柯镇恶知晓桃花岛之变的一些过程,故此,*蓉肩头的所谓南希仁的血迹,应当是*蓉此刻涂上去的,要知道毒血一旦沾身,势必要让人中毒,*蓉穿软猬甲多时,即使他不碰到自己,就是碰到郭靖,郭靖也必然会中毒,所以,软猬甲的毒,不可能过去数月之后,*蓉还不仔细洗去,这不符合*蓉十分洁癖的心理特征,因此软猬甲上的毒,是*蓉此刻所涂,至于到底是不是南希仁的血,则无关紧要。


  在铁枪庙与欧阳锋、杨康对质的过程之中,*蓉遭受最大的生命危机,*蓉赌上性命,必然又使用了《九阴真经》上的移魂大法,这种武功极为奇特,可以控制人的精神以及行为,杨康本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在当场对质之中突然激动万分,这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而恰好当时傻姑的对话,却也证明了小说暗藏的一处细节,在欧阳克死的时候,傻姑并没有在当场看到经过,也因此*蓉也使用移魂大法,哄骗傻姑引导出了那一段没有见到的现场,促使杨康的心态失衡,*蓉利用这样的机会,使用移魂大法刺入杨康的心神,引导杨康出掌击打自己的软猬甲,要知道*蓉这个时候的功力已经在杨康之上,因此杨康的爪力,根本奈何不了*蓉,况且软猬甲又能阻挡一定的掌力,*蓉自可以明确认识到,杨康必然会抓到她事先涂在软猬甲上的毒药,杨康则终因这一掌,导致了他的中毒,最终毒发身亡死在了铁枪庙之中。杨康之死的真实过程,只有*蓉心里清楚,在场的任何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肯定不知道内在的过程,包括欧阳锋在内,他必然不认识《九阴真经》当中的移魂大法,因为那早已被郭靖改编过不成样子了。欧阳锋把*蓉带走之后,郭靖才赶到铁枪庙,因此杨康之死的过程,郭靖没有亲眼目的,即使到后来郭靖、*蓉再次相遇,那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二人相遇之后,郭靖一心与*蓉和好,哪里还顾及杨康怎样死法,只是任由*蓉随便说说罢了,而柯镇恶是个盲人,当然只能凭借当时在场人物之间的诉说来评判,*蓉用什么小动作,柯镇恶必然一概不知。


  要知道郭靖并不是一个蠢人,在对于感情方面的描写之中,可以说明郭靖对于华筝有私心,但为了*蓉也甘愿临时放弃了华筝,这在小说当中有很多较为深入的语言环境可以比较出来,说明郭靖这个人物表面上看起来较为鲁钝,实际上却是心细如发,极为聪明的人物。郭靖能看出杨康之死的悬疑之处,因为*蓉身上的移魂大法之功,是郭靖亲自传授的,郭靖会使用移魂大法,但是并不使用,他在桃花岛与周伯通拆解《九阴真经》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一些涉及,他不深入修炼有些武功,比如移魂大法,并不是说郭靖不会使用,只是他不愿意使用这种武功,但这种情况,也不等于郭靖不知道移魂大法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在欧阳锋最终被*蓉扰乱得精神失常之后,郭靖也当明白,欧阳锋这样的变化,其实是*蓉不断用移魂大法扰乱的结果。但是郭靖并不发表这当中的一些意见,因为在小说当中的很多时间之中,郭靖已经有过这些举动,如果过分批评*蓉,*蓉未必会听从郭靖之言,而且*蓉还要找机会报复,当然*蓉不会报复郭靖,但*蓉会报复在其他与郭靖有关的人物,或者一些无关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称作是泄愤,郭靖尽管是知晓*蓉身上的这些问题,但他还是渐渐忍耐住不说,就像是*蓉生育郭芙之后,郭芙受到*蓉的娇纵,郭靖要管郭芙,*蓉不让郭靖管郭芙,反而变本加厉娇纵郭芙,这样一来郭靖就不再发言管教郭芙,这并不是说郭靖不知道郭芙娇纵,只是郭靖管不得。同样,杨康的死,是一个江湖大义问题,不论怎样死,在*蓉看来,都是理所应当,在郭靖看来,其实便是死了就合理。出发点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其实都一样。因此,郭靖愿意相信*蓉之言,更愿意顺从*蓉之意,因为杨康之死,对江湖大义没有直接的威胁,一个坏人的死法,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有那么多主张。


  郭靖、*蓉遇到杨过之后,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心态,在*蓉看来,杨过酷似杨康,她心中便十分惊讶,按照上文总结出来的逻辑,必然会怀疑杨过的一些行为目的,要知道*蓉、郭靖本应当照应穆念慈、杨过母子,但十三年来一无所见,这证明了*蓉心中有极大的心理障碍,不想与穆念慈、杨过母子见面,其原因便是*蓉一直在意杨康之死,又因为穆念慈住的距离很近,一旦再踏入江湖,再次遇到穆念慈,如果穆念慈查清楚她丈夫杨康之死的原因,则对郭靖是一个较大的冲击,即使郭靖再装傻,被人捅破心中的一层隐秘,也要变得十分难堪,那时候引起的大波,便不是二人所能左右,可能是丐帮内部要大震,可能要使得江南江湖大震。当躲避了十几年之后,郭靖、*蓉遇到了流浪的杨过,心中自然各怀鬼胎,一个是心中萌生杨康之死的恐怖之事,另一个便是更激荡出多年来隐而不发的抑郁之气,杨过的出现,其实是郭靖、*蓉的如鲠在喉的那个鲠,也就是一段不能上,又不能下的鱼骨头。但是,这时候郭靖、*蓉都是成名的江南江湖人物,自然不能随便出手对付一个孩子,他们每一步行动,明里暗里都有不少江湖人物窥伺,在当时的环境之中,暗里还有李莫愁,万一被李莫愁发现郭靖、*蓉暗害杨过,则又是一番新的江湖纷争。


  也很显然,流浪多时的杨过,心态上与一般孩子不同,杨过更偏激更敏锐,别人有什么细微的语言活动与动作姿态,他都会看在眼中作以分析,在杨过的眼中,十分独特地发现了*蓉、郭靖的不同之处,*蓉不断试探杨过各种经历,有时还触及杨过对于他父亲的想法,这都是*蓉有意在做的试探,看看杨过知不知道杨康之死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蓉还是心中担忧杨过知晓自己是杀死杨康的凶手。当时*蓉考虑的方面必然很多,因为郭靖是表明要抚养杨过,为尽郭、杨两家结义关系的责任,实际上郭靖是想要弥补这十余年来,没有过问穆念慈、杨过母子的矛盾心理。郭靖之前是不遇到便罢了,现在是遇到之后,便顺便把杨过带走为以照顾,其实便是为了证明郭靖这种较为随便的心态,不遇到就罢了,遇到了之后,稍加照顾,也算是人情。他当然是不愿加以明确杨康之死的过程,这是他不愿意提及的部分,他的烦恼之处,在于不敢与*蓉讨论这一过程,一旦深入到其中,将会影响二人的感情,这不利于他们夫妻的感情,所以郭靖宁愿放弃讨论,更愿意维护*蓉的说法。


  郭靖的想法还是给*蓉很多困扰,*蓉必然担心杨过在隐瞒自己,因为*蓉明白杨过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聪明才智还不在自己之下,因此*蓉在嘉兴附近与杨过的一番交谈,更像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谈话,*蓉话中充满锋刃,杨过话语当中则圆滑之中,又隐藏许多层杀气,*蓉在同杨过数次交谈当中,没有讨到半点便宜,甚至还被杨过说的心中怒气丛生,小说写得极为隐晦,但我们分析这段故事的时候,却应当明白此时的*蓉心中是存在不小的杀意,要知道在金庸小说之中,任何一位江湖人物,都并非是一尘不染,很多人物出场之时更是一个邪派人物的化身,尤其是*蓉这个人物,当时江南六怪一致认为*蓉是小妖女,就连完颜洪烈府中的一干人物,对*蓉也是退避三舍,*蓉是相当难缠的人物,又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物。*蓉尽管生下郭芙,但不等于她的一些心态已经失去,恰恰在后来的许多故事当中,能证明*蓉并未改变多少,依然是妖女做派,在对待杨过的心态上,其实更为突出,只是小说写得巧妙,表现*蓉好像十分慈祥,但话里话外都是隐藏不住一种极为锋锐的力量,可以成为绵里藏针、笑里藏刀也不为过。当*蓉知道杨过对于自己,甚至是自己一家来说都是威胁的情况下,*蓉首先想到的便是怎样下手除掉杨过,而不是把杨过养在桃花岛上,成为养虎为患的典型例子。


  *蓉不能甩掉杨过,那会引起杨过更大的疑心,自然更不能杀死杨过,会促使郭靖的反目,又会使得柯镇恶到处宣扬此事,引起江湖轩然大波。所以,*蓉只能同意把郭靖带到桃花岛抚养,*蓉认定了杨过必然在桃花岛上待不下去,因为杨过是一个有复杂性情的人物,*蓉可以看清楚杨过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应当会触发什么样的事情。郭靖想要把郭芙许配给这时的杨过,当然是想弥补十三年来不管杨过的心情,又是为郭、杨两家结义问题做一番延续,同时也能看出郭靖的心态在什么位置,郭靖想要把杨过控制在手中,用夫婿关系、夫妻之情来让杨过生活在桃花岛之中,至少杨过有了亲人之后,可能不会想着在外出到江湖之中走动,也就不会再寻找关于杨康之死的一些问题。但在*蓉看来,郭芙是*蓉一手养大,从小娇生惯养,*蓉十分不喜欢杨过,自然也就不想把郭芙嫁给杨过,而*蓉则盘算着在桃花岛上,杨过能因为什么特殊事件死去,或者背负什么不良名声出去,则是更为重要的部分。如果杨过在桃花岛上死去,甚至是因为什么不良行动被逐出桃花岛,这样江湖人物也不会责怪郭靖夫妇,因为杨过是杨康的儿子,杨康是大宋的败类,是民族的罪人,杨过是杨康一脉传承,必然也如杨康一样行为不端,在郭靖大侠、*帮主的养育之下,还要做下伤天害理之事,那才是大逆不道,人所共愤之事。所以,*蓉期盼杨过能在桃花岛上出事,自己则有理由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所以,在*蓉、郭靖这一方面来说,杨过的出现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事情,十三年来郭靖夫妇已经躲避了穆念慈母子,甚至可以十分有心绕过穆念慈母子,在江湖上找寻*药师、洪七公、周伯通,唯独不找寻穆念慈母子,这都有理由说明是郭靖、*蓉二人故意所为,当遇到杨过之后,二人表现的心态要说是吃惊,但也可以说是尴尬,因为要经历的事情,迟早还是要经历,不想想要经历的事情,也还是要迟早经历,如果不是为了证明这一层尴尬的关系,金庸先生完全可以让别人救下当时中毒的杨过,恰恰是有内中这一层缥缈若无踪迹的逻辑,才让故事情节变得十分微妙。金庸小说当中的人物,心态都是极为复杂的,他们如真实的人一样,既有大度之心,也有卑劣之行,既有宽让之德,又有残酷之意。这些都该需要从小说细节当中,加以具体分析,有些故事并非如表面上那样平淡无奇。


  所以,第一个谋害杨过的铁证,便是因为杨康之死,给郭靖、*蓉夫妇心中带来的极大的心理负担,*蓉为杨过铺设了一个连环谋杀计,在杨过他上桃花岛之后,这个计划便开始了。

月隐寒霜

谢谢您的赞助与支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大谜团第四十七篇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