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曹海峰
先从小说《神雕侠侣》描述入手
1.只见他(天竺僧)拿着一株深紫色的小草。*蓉拿近鼻边一闻,觉有一股恶臭,中人欲呕。一灯忙道:“郭夫人小心,这是断肠草,含有剧毒。”
2.这断肠草正好生在情花树下,虽说此草具有剧毒,但我反复思量,此草以毒攻毒,正是情花的对头克星。
3.杨过取出一棵断肠草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但觉奇臭无比,而其味苦极,远胜*连。
4.过不多时,腹中猛地一动,跟着便大痛起来。这痛楚就如千万枚钢针同时在腹中扎刺,又如肚肠寸寸断绝,“断肠”二字,实非虚言。
5.杨过一声不哼,出力强忍,约莫过了一盏茶时分,疼痛更遍及全身,四肢百骸,尽受荼毒,但一块心田始终暖和舒畅,足见一灯大师的一阳指神功实是精深卓绝。这番疼痛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他才觉痛楚又渐渐回归肚腹,忽地“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血来。这口血殷红灿烂,比寻常人血鲜艳得多。
简单总结:“断肠草”是一种有恶臭、味极苦、有剧毒的深紫色小草。从字面上理解,深紫色应该指的是花冠或果序颜色,“小草”指的是矮小草本植物。
世上有没有“断肠草”?谜底揭晓
“情花”不是真的,而“断肠草”确有其物,而且还不止一种哦!人们常将能致命的毒草叫做“断肠草”,但有剧毒的植物很多,因此有“断肠草”之名的植物也很多,大约40种。如马钱科钩吻,八角科八角属的野八角,毛茛科北乌头、卫矛科雷公藤,等等。那究竟哪一种草药最符合金庸笔下的“断肠草”?
真相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吗
很多人认为,《神雕侠侣》中的“断肠草”就是马钱科植物钩吻的全草。但是,钩吻植株绿色,开*色小花,无恶臭,与描述不符。倒是毒性方面可推敲。钩吻大毒,生活中几乎每年都有因钩吻中毒或致死的案例,尤以两广福建居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啊!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重视?我压根不认得啊!”我来细细说,请你细细看。
钩吻
马钱科钩吻属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全株含剧毒,尤以根、叶毒性最大。别名断肠草等。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岭南一带常将其称“大茶药”,广西称之为“猪人参”。钩吻本是一味草药,味苦、辛,性温,有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之功。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跌打损伤等,还可杀蛆虫等。
它好毒钩吻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量控制不好最易中毒,建议不谙熟此药者尽量不要使用。服用后中毒且不用说,就连用其药汁洗浴也会中毒。曾有报道用大量钩吻煎水洗浴中毒,导致四肢抽搐,昏迷不醒,全身皮肤红肿,呈鱼鳞状脱落的案例。
中毒后赶紧解毒钩吻含钩吻碱类,主要具神经毒性,中毒后出现咽腹部烧灼样剧痛、流涎、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肌肉无力、四肢抽搐、昏迷、休克、心脏和呼吸衰竭,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这中毒症状确也和小说中描述有些类似。如果误食钩吻中毒,医院治疗,如果发现得早,尽早催吐、洗胃、呼吸支持等,并用新鲜羊血~毫升灌服解毒,如无羊血也可用鸭或鹅血代替。羊常食钩吻类植物却没事,医院用作钩吻(断肠草)解毒的特效药。
你们知道吗?也有人将钩吻误认为是金银花,采食中毒致死的,但事实上两者差别很大。有毒的钩吻和又名“忍冬”“鸳鸯藤”的金银花会混淆?卖个关子,留着下次侃“浪漫花草”时再说。
钩吻≠金庸版“断肠草”,那谁是?
既然是深紫色、苦味的小草,那符合的断肠草可以分三类:一是乌头类,如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北乌头、伏毛铁棒锤等;二是紫堇类,如罂粟科紫堇属的一些植物,如紫堇、刻叶紫堇等;三是其他类,如豆科的小花棘豆和卫矛科的雷公藤等,因其植物花或果序多为紫色、红紫色或蓝紫色,较为符合小说描述。
至于“恶臭”属性恐怕没有谁符合了,所以这点仅是金庸为了衬托断肠草的毒性或特殊性而虚构的吧。
从金庸的出生地挖他的“断肠草”
金庸老爷子不太可能以这么多形态不同的植物为“原型”写“断肠草”。如果从金庸的主要活动区来解析呢?金庸出生于浙江,其活动区也主要是江浙沪(华东)地区,那么在他所生活的地区中最常见的剧毒植物就最有可能了。
上一节怀疑的其他类中的小花棘豆分布于北部和西部;而雷公藤花白色至*绿色,果翅有时确是紫红色,但为藤状灌木。应该都不是金庸眼中的断肠草。虽然不是,看看长啥样总可以吧。
小花棘豆
别名苦马豆、马绊肠等。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山西、西藏、青海和新疆。全草味苦,有毒,是一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常见毒草,有报道内蒙古上千头牲畜误食后中毒死亡的。也有麻醉、镇痛效果。
雷公藤
别名菜虫药、山砒霜等。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和辽宁、吉林。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苦、辛,性寒,大毒。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用于风寒湿痹,疔疮肿毒等。
闻名天下的“断肠草”
乌头类(属)植物遍布全国,约有多种,尤以西南山区和东北较多,此类植物多含有毒的乌头碱等生物碱,多数种类块根都有剧毒,以前民间用以作箭毒猎射野兽。
北乌头主要分布在北部,伏毛铁棒锤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不像是金庸眼中的断肠草,而分布广又有“名气”的乌头反而较有可能(虽无“断肠草”之称,但其毒性大,不亚于北乌头)。
北乌头
产于东北、华北,其干燥块根就是中药草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一般需炮制后使用。草乌叶也可入药,毒性较块根小,味辛、涩,性平。能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等。
注意:乌头类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否则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毒副作用。
伏毛铁棒锤
分布于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北部、四川西部。花萼片多为*色带绿,有时暗紫色(暗紫色的才符合“深紫色小草”的描述)。块根作铁棒锤入药,味苦、辛,性温,有毒。能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腰痛等。多外用,内服时忌热饮食、烟、酒。中毒时可用桃儿七煎水凉服解毒。
乌头
全国分布较广。母根入药叫川乌,子根入药称附子,皆大毒,一般都炮制后入药。川乌味辛、苦,性热;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附子味辛、甘,性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常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等。
最最可能的金庸版“断肠草”
罂粟科紫堇属植物众多(国产约种),许多种类都有毒性。全国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西南。上述有“断肠草”之称而分布较广的(特别是华东区广布的)当属紫堇、刻叶紫堇和地锦苗,这几种紫堇最有可能是金庸笔下的“断肠草”!其他紫堇类主要分布在四川,有的在重庆和云南北部也有分布。
紫堇属种类多,如果花色也差不多一样的话,对没有植物分类学知识的人来说,这些品种大概都是分不出来的!紫堇属植物花是很有特色的,一般是总状花序(1个花枝有很多花在一起),花比较密集,每一朵小花都有点像一个缺“手脚”的小虾米,所以紫堇有个别名叫“虾子菜”。
紫堇
别名麦*草、闷头草等。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广布,北至河北、辽宁南部都有分布。全草或根入药,味苦涩,性凉,有毒。能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固精,润肺止咳。常用于疮疡肿毒,聤耳流脓,咽喉疼痛等。多外用,不宜内服。
刻叶紫堇
别名紫花鱼灯草、地锦苗等。华东、华中和华南区广布,河北、陕西、山西的南部及四川、甘肃东南也有分布。全草或根入药,性寒,味苦涩,有大毒。能杀虫,解毒。常用于疮疡肿毒,疥癞顽癣,湿疹,毒蛇咬伤等。多外用,不宜内服。
地锦苗
别名尖距紫堇、大流草等。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及陕西等都有分布。全草或块茎入药(一般认为块茎效果更好),味苦、辛,性寒,有毒。能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腹痛泄泻,跌打损伤等。
读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小说中的“断肠草”虽也是作者编造,但还有许多生活中草药的“影子”,算是“有迹可循”。
传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因它而死
据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最终却因尝断肠草而丢了性命。虽只是传说,但这间接告诉我们断肠草的剧毒性应引起重视。
(转自大众医学)
《全科医学周刊》每周二出版,主要面向广大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是一份医学专业报纸。全年定价96元,全国统一邮发代号1-。
回复更多了解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