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从何而来?
心灵鸡汤追溯到20世纪初成功学的诞生,钢铁大王卡耐基给拿破仑希尔的一个研究成功人士成功之道的任务,也就是后来著有《思考致富》的成功学之父。“超级鸡汤”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彼得·德鲁克、马克汉森等人物。“西学东渐”,成功学在21世纪初已经风靡了整个中国。
SEEMORE→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人至古以来的成功之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励志鸡汤多以“厚黑学”“菜根谭”“孙子兵法”等等古书被人翻译解构热炒了一番。直到21世纪初始,《心灵鸡汤》、《思考致富》、《人人都能成功》等等打着《纽约时报》时评推荐图书、亚马逊图书热销书的旗号涌进中国,之后国人就把古人的教条冷落一旁,热烈追捧起所谓
“现代”为人处世经营管理之道。随着引进书如洪水泛滥般进入国人的眼中,外加下海经商的民营企业家的增多,简明扼要的成功条例和法则渐渐的受众人的追捧,随着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成功学培训的出现。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下面笔者以国内比较著名受众多企业家追捧的培训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现代社会三大毒药
01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02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03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高白大富上美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解药在哪里责即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既然成功学是毒药,药效最甚,依赖鸡汤的生存哲学无异于饮鸩止渴,那么解药在哪里?仔细看大众对消费主义和性自由的追捧,这是一个固有的社会现象,在这两股力量的驱使下,以成为学为药引也不算为过。在沙漠中行走的濒临绝望的人突然看到脚下有一瓶救命液体,你说喝还是不喝呢?不论你喝还是不喝,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捡起瓶子研究一下,再选择是否一饮而尽。罂粟,她有错吗?
罂粟是无辜的,她只是一朵花,她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身份。
鸡汤也是如此,她只是一味药,是药三分毒,反过来毒物亦多可入药。
一个需要长期靠药维持生命的人身体定不健壮,但尽管是身强体壮也有生病的时候,必要时你需要良药,更需要特殊的药引。断肠草又名雷公藤,三年一枯荣,常人食之必死无疑,然而对相思抑郁的人无异于是一碗忘情之水。
成功学本身没错,一切源于人性,错在人心。用佛学的思维来说,就是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
正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最后,笔者不在对鸡汤是否有毒这么深奥的问题进行太多的阐述,希望把更多的讨论空间交给不同经历的人去讨论,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救了不少士兵,但青霉素也是极容易让人产生依赖甚至过敏休克的药物。如果单纯的去论它好坏似乎没有意义,对于心灵鸡汤无异于也是这样。以下我给出了反差比较大的几个视频,给大家看看,因为对鸡汤依赖的人较觉悟的人多,所以本文更加偏向于剖析成功学可能导致不成功等观点。反观自己成长过程中被灌输的一切包括知识,本身就是病态,用药又何尝不可,并且必须用,不得不用。
老梁观世界----江湖骗子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是如何行骗的? 宗教领袖智慧----救别人就是救自己! 智慧之光----十年一秒运营智慧!是疯狂洗脑,还是智慧传播?
在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的人吧,在工作一切都很稳定的时候,就不要再瞎看这些东西了,因为会让人产生错觉。在自己很迷茫的时候,听一听对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坏处。
寒窗十年,死记硬背这么多知识,现在还能记住多少?更何况只是听一场演讲?价值观是很严格的影响着生活中的各种判断,没有稳固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那么,你愿意付高额的费用去参加培训么?
另外,在你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洗脑?或者,什么样的场景,更像是在洗脑?
ENDBD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