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独家孩子读金庸作品的顺序和建议
TUhjnbcbe - 2021/1/7 19:30:00
白癜风传染人吗         http://m.39.net/pf/a_5743667.html

三教寓化的三观,华人延续的骨气与情操,金庸先生的小说都写给了我们,无论谁,读着故事,也就明白了。

穆老师,大家都很熟悉了。在穆老师的读字课堂和故宫读字课上,他说起金庸笔下的书法高手——秃笔翁写《裴将军诗》、张翠山看张三丰临摹《丧乱帖》悟出武学奥妙的“银钩铁划”等等小故事,真是信手拈来。一问果然是资深金庸迷,我们特意邀约穆老师写了这篇纪念金庸先生的文章。

根据穆老师自己的成长经验,他认为:十二三岁的孩子应该会很有兴趣读金庸的书。而且他特别贴心地给出了独家的「孩子读金庸全集的顺序和建议」。

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辞世。

得知这悲讯是傍晚,我在公车上,瞬间心空且痛,乃至深夜无眠:当年古龙去世时,挽联有倪匡为他写: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而金庸先生去世,怕是没有人有资格且能为他写这样一幅挽联。但其实用先生这辈子的十五部书,其实拆组一下就是绝好的联,哪里还需要旁字旁语:

天连射雪书白越侠鸳神鹿倚碧飞

联中不列《笑傲江湖》,换之《越女剑》,因为今日今时,实在无笑可笑。

一遍又一遍的故事翻拍,每一代都重演着金庸群侠的情仇爱恨痴,悲欢离合散:令狐冲、萧峰、郭靖、*蓉、杨过、张无忌、韦小宝几乎都在人们心里活出了筋脉气息,但先生本人却变得面目模糊,仿佛活成了书中遥远的故事。

如今满屏虽然都是金庸专题或是悼念,但能写篇《我与金庸先生的一面之缘》的亲历人,也是极罕。好在,先生本就是生时如死、死时如生的存在,即使在世,把他当人看的也不多,他本就是一尊隐圣、一个传说。

中国没有漫威宇宙

但有金庸江湖

有人说:中国影视永远出不了“漫威宇宙”这样的宏观大系,没有超级英雄的创意构想。

我淡淡回了一句:你没看金庸书,还没看过金庸剧么?

这里有十五个属于武侠的平行宇宙,一个神秘的属于想象中的武侠地理中国,还有,既是超级侠客又是故人朋友的他们——

《射雕英雄传》的宇宙里,郭靖告诉你:我笨,没事,别人学一次,我学十次,一百次,我记忆力很差,但我是唯一能背诵《九阴真经》的人。我还会告诉你,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神雕侠侣》的宇宙里,杨过会告诉你:我从小流浪,遇见不喜欢我的伯母,遇见坏老师,遇见要辞退我的学校,遇见冷冰冰的隐秘教育机构,被任性的女人砍断手臂,难道我就不活了么?不,我还有始终牵挂我的义父、伯父、姑姑、妹妹们,还有一个愿意随我跳崖的小妹妹。我要活着,我要学得更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我要对得起那些牵挂我的人。

《倚天屠龙记》的宇宙里,郭襄会告诉你:我的母亲虽然是权威的女儿,权威的徒儿,权威的妻子,但她一生也只是某个机构的继承者,而我,个性独立,思想独立,游走江湖几十年,四十岁时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一个新的机构的创始人。

年轻的张君宝也会告诉你:就算师父死了,机构错判擒拿自己,也不能没出息地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男儿当自强,于是他也成为另一个新机构的创始人。

张无忌会告诉你:虽然我技术过硬,但情商不高,拖地带水是我的性格短板,不过我为人真诚善良好脾气,被打也是“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所以我的女朋友并不少——但麻烦的是,我的女朋友们一个比一个能力强且智慧足,还都各显神通、不择手段地想嫁给我。

《笑傲江湖》的宇宙里,令狐冲告诉你:在一个机构里做头号员工并不是好事情,学会了第一流的高精尖技术,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出道就被打的全身瘫痪也别沮丧。虽然跟你一起长大的、做“机构前台的校长女儿”看不上你,但只要做人心态好,不同意识形态的“跨国总裁千金”正等着倒追你。但,千万不要做一脸正气的伪君子,也别做只听阿谀奉承和谎言的集权总裁,相比继承或者创业,杭州梅庄的独栋别墅更适合我。另外,切记,婚姻才是真正的难题。

《天龙八部》的宇宙里,段誉会告诉你:爱情也许只是一种执念,当然谈婚论嫁之前,先让众夫人和自己阿爹做做亲子鉴定,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和自己阿爹亲子鉴定一下。

萧峰则会告诉你:填表填什么民族,比做亲子鉴定更重要,另外,帮自己阿爹洗地也别太过了,民族虽然可以模糊,但大义不能丝毫含糊。最后,爱情这事不能等,错过就是一生。

虚竹会告诉你,人生偶尔也会有连中三个过亿彩票,同时莫名接受几个大机构的继承权,顺便再娶一个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接受过同一机构教育的外国贵族妻子,但人生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这些可能都不是你想要的。

慕容复也会告诉你:人,还是得做自己,至少奋斗的目标得是自己的,千万别拿着别人的目标,把自己活成一个段子。

就算是在《鹿鼎记》的宇宙里,韦小宝也会告诉你:虽然我奸懒油滑馋贪,这些都千万别学我,但我至少知道,有运气的话,做人要讲点义气;有条件的话,做人也要有点信用;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至少我能真正敬仰一个英雄,交心一个朋友。

不夸张地说,太多太多人的青春岁月,都和先生的故事纠缠在一起,或是在手电筒下,或是在教科书的封皮下,在那个时代,金庸小说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是打打杀杀、消遣无聊的闲书,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和小瞧。

我甚至认为,那些看完的金庸作品全集所用的偷来的时间,丝毫没有浪费——不仅童年不浪费,少年不浪费,青年不浪费,就算是现在也不浪费,以后也不会浪费。因为当我们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偶尔遭遇迷失、焦虑,或是失去了什么的时候,有一些先生笔下的文字段落,自然会浮现心中,给予我们力量和温暖,让我们更加笑傲这漫长而短暂的人生。

读金庸:继承华人文化的捷径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不知道如何祭奠先生时,很多人都选择将这十四个字对联刷屏,毕竟一个字,代表着一个鲜活的故事。要知道,在华人世界里,有太多没有进过学堂的人,但却很难找到一个没有看过金庸作品的人。当然,他可能看的是电视剧,或者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成的游戏。

金庸就像血液一样,早已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之中。这也足以说证传统话本与通俗小说(武侠类型)与真正有趣的故事,在数十年间,数亿华人心里的真正位置。

先生为江湖添了十分侠气,所以如今江湖致先生十分侠意。这简单而人人记忆的十四个字,是我们与历史给予先生最高的评价,也是对一个真正的国民作家最高的待遇。一百年以来,任何当代著名作家或这奖那奖的作家也不会有这份殊荣,二百年,三百年来亦复如是。

要知道,宇内华人读金庸小说,其实是所有华人找寻根性、继承传统的最快捷的方式。很多人不看《论语》也不看《道德经》,不读佛经也不读笔记体小说,但三教寓化世人的三观,国人延续的骨气与情操,先生的小说都写给了你,你也读着故事,也就明白了。

先生就是你的先生,非一人之先生,乃华夏几代人的先生。金庸还是那个金庸,非一时之金庸,乃千秋之金庸。

故说金庸先生千古,金庸先生真正千古。

关于金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金庸先生的书,是妙书,是才子书,是不可错过的阅读体验,传统文化自然不必说,先生很多部小说更是化用西方,读起来更有韵味:

《书剑恩仇录》铁胆庄那段是致敬梅里美的一部讲科西嘉人的短篇;

《雪山飞狐》里众人从不同角度讲同一故事的结构是对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再现;

《倚天屠龙记》冰火岛那段很有杰克伦敦《海狼》感觉;

《连城诀》里致敬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天龙八部》里乔峰当帮主前要立下九大功劳以及结尾被爱慕他的小姨子下毒,像是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故事的翻版,而他追查身世直到自己头上,也像是《俄狄浦斯王》……

先生把这些前人的故事结构化用得很好。先生的书当然也会有错漏: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的籍贯是湖南芷江,但先生忘了,芷江这个地名仿佛是清代之后的事情,之前应该叫卢阳。

又比如《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让杨过服用断肠草时,每次都要“自点”少海、通里、神门、少冲这四处手少阳心经的穴道护住心脉——但你叫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男人如何自己点这几处手上的穴道?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甚至更有趣味,会滋生出很多有关文本的考证和索隐,这又是另一个江湖故事了。

小朋友如何读金庸

到如今都还没有读过先生小说的人,简直太幸运了!居然还有这许多好故事可以读,这岂不是凭空捡到一个大宝藏?

当然,如果小朋友刚刚开始读先生小说,15部不知如何下手,我倒有些浅薄的建议——

先生的书根据时空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阶段是吴越时期,最早,也最短,只有一本《越女剑》。

第二阶段是宋元明初时期,最精彩、最连贯、最易入门。包括北宋后期的《天龙八部》,南宋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横跨南宋末年,元末明初的《倚天屠龙记》。

第三阶段是明末至清时期,长短错杂,有最稚嫩的和最成熟的作品。包括明末的《碧血剑》,清初康熙年的《鹿鼎记》,以及乾隆年间的《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第四阶段是架空历史不记年的故事,包括《笑傲江湖》和《侠客行》。

小朋友初读金庸小说,最宜从第二阶段入门:

先从《倚天屠龙记》的第三回“宝刀百炼生玄光”开始读,这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从张翠山和殷素素的爱情故事戛然而止,到最晚出场的主角张无忌,张无忌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平凡的孩子,是可以和我们做朋友的。

张无忌的故事从中玄冥神掌到去蝴蝶谷,从昆仑仙境到光明顶,从密室到六派合围,从万安寺脱险到灵蛇岛,从波斯战舰到刀剑齐失,再到屠狮大会、松间大战,最后远走大漠,窗前画眉。足以勾勒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标准江湖。

读完《倚天屠龙记》,则接读《射雕英雄传》,看一个笨孩子是如何成就自我的故事。而后再接读《神雕侠侣》,看一个叛逆少年成就自我的故事。

读完《神雕侠侣》,再回头读《倚天屠龙记》第一回“天涯思君不可忘”,第二回“武当山上松柏长”,给郭襄和张君宝的故事做一个完结。最后开始读《天龙八部》,则顿感风起云涌,三个男主角的交互出场,世上之书,惟有《水浒传》可比也。

读完第二阶段,则可以开始读第四阶段,先读《侠客行》,再读《笑傲江湖》,有一种登山过洞的豁然开朗感觉。《笑傲江湖》是一部耐读之书,建议通行版和新修版分别读过。

读完第四阶段,则需要谨慎,可以先挑第三阶段的《碧血剑》阅读,阅读之后,可以插入第一阶段的《越女剑》和第三阶段的《连城诀》。《连城诀》是一本恶之书,多多体会。《连城诀》之后,接读《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两个短篇。然后阅读《雪山飞狐》,最后阅读《飞狐外传》。

最后一步,则是先读《书剑恩仇录》,最后翻开《鹿鼎记》,感受最起初和最后的武侠韵味。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最有趣的金庸小说体验。

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

其实,那个行侠仗义重诺轻死的世界,其实早已渐渐远去了,曾经梦到那个世界的我们也都长大了。虽然人生就是不断告别的过程,但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些故事,讲故事的人就还在,无论多少年。

先生的故事完结了,但先生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悼念很快会结束,但我们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

穆鸿逸:设计师/杂志主编/编剧/大厨/传统文化研究者等多重身份,每日与琴棋书画诗酒茶耳鬓厮磨的中国典型文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相关文章

读字课堂·开眼课

跟着穆老师在故宫的读字课

我为什么要花四万元,上一堂不教写字的书法课?

四小时课只休息三分钟,为什么我不觉得累?

故宫!读字课堂·开眼课之故宫篇,7岁以上就可以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读字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孩子读金庸作品的顺序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