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会大了
亲爱的姑娘,前些天,我将搜集曼陀罗种子的视频上传到dou/音,没想到引来了上万人的围观(我都有点骄傲了。文末有视频可观看)。并且,还有很多人私信说,可不可以给他们寄一些。
曼陀罗种子收集
我说当然可以啦。
他们问,怎么卖?多少钱?
至少暂时不卖,哈哈
我说,免费赠送。
后来一聊,我才发现他们和我想的不一样。我是以为曼陀罗到处都有。非常常见。只要稍留点心,总可以遇到的。但是他们呢?
他们以为的曼陀罗是另外一种!
有一个朋友就发来下面这张照片。并且强调说,我要的是它!我一看有点蒙圈。这咱俩说的不是一码事呀!
对方以为的“曼陀罗花”(网图)
这是什么花呢?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前些时间的电影《寻龙诀》,摸金校尉们和那个大姐大都在寻找的花,就是它。
《寻龙诀》乌尔善导演
主演:陈坤/*渤/舒淇/杨颖/夏雨/刘晓庆
这种花名气非常大。从宗教,小说,诗歌,到电影,动漫,绘画,流行歌曲等等,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以后有机会再来详细介绍它。它主要指的是学名为红花石蒜Lycorissanguina的植物。石蒜科石蒜属。
各种颜色的彼岸花(网图)
这种误会可以原谅。
植物学里将这种情况总结为: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就是说,虽然大家说的都是“曼陀罗”,但具体所指是不一样的。我国地广物博、历史悠久,还得区分普通话和各地方言,所以同一个东西有N种名字,太正常。
比如土豆,你们叫它什么?欢迎留言
再举个例子。《天龙八部》里面,有个曼陀山庄。就是王语嫣她家。在姑苏。有些人误以为这个曼陀是曼陀罗。其实不是。它是山茶Camlliajaponica。97版电视剧中,台词说的是茶花Camlliasinnsis,也算不上严谨。
曼陀山庄种(山)茶花
左:茶花;右:山茶
金庸为什么把山茶叫作曼陀罗?在书里面,段誉说:
“山茶花又名玉茗,另有个名字叫做曼陀罗花。此庄以曼陀为名,倒要看看有何名种。”——《天龙八部》第12章《从此醉》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些地方把山茶叫作曼陀罗。不过我没查到具体出处。在检索了和植物相关的古籍之后,目前只在《群芳谱》(明·王象晋著,又名《二如亭群芳谱》)中找到一句话,可以来为金庸的说法作证: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
《二如亭群芳谱四十卷首一卷》第24册
(明)王象晋撰
2
曼陀罗是什么花
曼陀罗这种花原产印度。名字也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悦意”,是佛教的祥瑞之花。据说,《法华经》里佛说法时,天上飘起的曼陀罗花雨,和佛祖拈花微笑的花,都是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PPBC周繇)
它的别名还有很多。按照《中国植物志》的记载,山东人叫它洋金花,江苏人叫它野麻子、醉心花,上海人叫它枫茄花;福建叫万桃花,云南叫狗核桃,广东叫闹羊花,等等很多。
以云南的“狗核桃”来看,估计说的是曼陀罗的果实。
曼陀罗未成熟的果实(PPBC田琴)
曼陀罗成熟的果实(PPBC李光敏)
曼陀罗的果实是蒴果,直立生,卵状(或近圆球状),表面有坚硬针刺(或有时无刺),成熟后淡*色,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像核桃?它的那些刺很厉害。采摘的时候,还有收集种子的时候,我都被刺了好几次!
现在,在我国南北各地,都可以见到曼陀罗。房前、路边、荒地等等,都有。还有作药用或观赏而栽培的。
野生的曼陀罗(PPBC聂廷秋)
它的花有很多种颜色。常见的就是白色带点紫。有单瓣也有重瓣的。我在唐山植物园还见过一种全紫色花的,叫紫花曼陀罗(或叫紫花重瓣曼陀罗),重瓣的。非常好看。
紫花曼陀罗(PPBC薛凯)
此外,还有一种经常种在家门口的。我在老家夏宫村见过。前些天,我们去普者黑边上的小白山,一户人家门前也种了一棵。它长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真的非常迷人。
照片一拍出来,有人还以为是在漓江或者丽江拍的。它的名字叫:木本曼陀罗Brugmansiaarbora。开*色的花。和曼陀罗不同属(曼陀罗是曼陀罗属,木本曼陀罗是木曼陀罗属)。
木本曼陀罗Brugmansiaarbora
拍摄于普者黑小白山
3
曼陀罗能吃吗?
曼陀罗花这么好看,它能吃吗?怎么吃呢?(相信有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
我听说过有人拿曼陀罗花炒鸡蛋,但是:
刚开始吃的时候,没什么异味。过了不久,坏了,口干舌燥、咽部不适,到最后,就是迷迷糊糊,走路不稳,产生了幻觉:怎么好像有千军万马在我眼前晃啊晃的呢!
类似的例子很多。或是曼陀罗花中毒的,或是曼陀罗种子中毒的,都有。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了:曼陀罗是有毒的植物,请勿轻易食用。
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一般在食后半小时出现症状,症状多在24小时内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最后晕迷死亡。——百科
曼陀罗全草有毒
还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神雕侠侣》里面有一种“情花”,长在绝情谷里。杨过和小龙女都中了情花毒,两人稍微一动情,都是剧痛不止。这是金庸编的,重点不在“花”,而是在“情”。用情越真,毒发越深。“只要一动情……就疼痛斗作”。
这张图是哪一版的《神雕侠侣》呢?请指教
在《神雕侠侣》中,化解情花毒有两种方法:其一,服用绝情丹;其二,服用断肠草。其实还有一个,就是“以毒攻毒”。古天乐版的电视剧中说的很明白:
神雕俠侶/李添胜/古天乐/
现在,大部分人的观点已经统一。金庸所写的这种“情花”,就是曼陀罗。前面说了,曼陀罗产自印度,以前就叫天竺,名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它的毒性主要来自种子,小说里面说被刺刺到就中毒,是夸大了;另一个毒性来自它的花。
曼陀罗花也有毒性,请勿轻易嗅闻
李时珍在亲身尝试了之后,在《本草纲目》中说的很详细:
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此,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翻译过来大意是说:用曼陀罗花来酿酒,喝了这种酒,能让人或笑或舞。此外,用曼陀罗花加火麻子(现在的植物大麻种子),再配热酒服用,能让人昏昏欲睡。
了不起的李时珍
李时珍说的“让人昏昏欲睡”,是什么呢?就是把人弄晕。把人麻醉。
弄晕,就是“蒙汗药”呀各位。《水浒传》里多少英雄好汉都被蒙汗药给弄倒,对不对。宋江、武松、鲁智深、杨志等等,都受过蒙汗药的害。这蒙汗药,里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用的曼陀罗花。把花研制成粉末状,加在酒里、菜里,神不知鬼不觉。
《智取生辰纲》插图
杨志被吴用等人设计用蒙汗药弄倒
还有,《鹿鼎记》里面,那个韦小宝。爱说谎,脸皮厚,还有双儿在左右!所以他行走江湖数十年,无往而不利。但这还不够。他还有三大法宝:匕首、宝衣、蒙汗药!想一下:韦小宝用蒙汗药迷倒了多少武林高手,又迷倒了多少美女!
《鹿鼎记》剧照
至于把人麻醉。那就更有名了。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被毒箭所伤。神医华佗来为关羽刮骨疗伤。小说、电视里都说,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真有这样的人吗?
其实,那是因为华佗事先用了麻沸散。就是咱们现在的麻醉剂啦。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一说乌头或羊踯躅)。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现在的《中国植物志》中,明确记载说:
(曼陀罗)含莨菪碱,药用,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
总结起来说就是,曼陀罗是一种有毒植物。花不能吃,甚至不能多闻;果实、种子更不能吃。一吃,就可能产生幻觉,或者直接被弄晕,被麻醉。
曼陀罗群落(PPBC周繇)
4
女人都是曼陀罗
前面说过,曼陀罗的花有很多种颜色。各种色调的曼陀罗,它们的花语略有区别:
紫色曼陀罗的花语:恐怖
蓝色曼陀罗的花语:诈情、骗爱
粉色曼陀罗的花语:适意
绿色曼陀罗的花语:生生不息的希望
金色曼陀罗的花语:敬爱、天生的幸运儿
白色曼陀罗的花语:恶自去除
红色曼陀罗的花语:血腥的爱
黑色曼陀罗的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各种颜色的曼陀罗花(PPBC)
这么漂亮的曼陀罗花,是不是人见人爱?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类似《50款曼陀罗图案减压涂绘本》、《曼陀罗幅减压涂色画》这样的书;还有,曼陀罗纹身、曼陀罗式样(做成地毯、毛衣、刺绣等)等等应用。
各种曼陀罗花样
更关键的一点是,曼陀罗花长的这么漂亮,但是她却有毒!
这像什么呢?
香港有个女作家,叫亦舒。江湖人称“情感师太”。她一共写了得有三四十本爱情小说吧?上学那时候,去租书的地方,书架上不是金庸古龙梁羽生,就是琼瑶三毛和亦舒。
亦舒,职业作家、小说家
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
提到亦舒,主要是因为她写过一本小说,名字就叫《曼陀罗》。下面一段话经常被人引用:
女人就是一朵曼陀罗,美丽动人却带有剧毒。当你被她吸引,忍不住要靠近,你越靠近她,越被她迷惑,最后只能像失去知觉的虫子一样,从曼陀罗美丽的花叶中坠落致死。
《曼陀罗》/亦舒
时代文艺出版社/
亦舒说的真好呀!她把人世间多少男人的心说中了。试看世间多少男子汉,拼尽一生为红颜呀。
曼陀罗种子收集
徐长卿-End-
欢迎参与投票
▼
友情提醒:
1、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由本人设计;
2、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百科、《中国植物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作者:夏梓言来源:蒲公英
新春
快乐
春
节
快
乐
延伸阅读
春过蕲南,草木婆娑
光阴从本草里逸出来
草木萧然
草木光阴中的慈悲或信仰
草药,傲然盛开
蕲南草木记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赐自尽”还是“毒杀”
从来就不缺和毒药有关的传说,再加上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宣染,生活中仿佛剧毒横行,只要把那无色无味的毒药朝别人水杯中轻轻一弹,一切轻松搞定。
断肠草,就是在毒药榜上名列前茅的,因“人人奇酸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而得名,她又叫烂肠草,还因“蔓叶圆而光”被叫作胡蔓草。她的学名为钩吻,取“人口则生钩人喉吻”之意,另一说是“吻当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也”。
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别是春夏时期的嫩苗、嫩芽、嫩叶,毒性更大,人只需吃几片就足以致死。她所含的钩吻素会抑制中毒者的神经中枢,令中毒者四肢无力、语言含糊、视野重影、上吐下泻、腹疼难忍等,最终在4至7小时后死于呼吸麻痹。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中毒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甚至在呼吸停止后,心跳都还能持续一小段时间。据传远古时期那走遍山林荒野、尝百草试疗效的神农氏就是这样亲眼目睹自己走向生命终结的。传说他长着透明可见的肠胃,吃下的食物在胃里每每清晰能见,当他试吃钩吻后,毒性猛然发作,完全来不及吃下他常备在身边的解毒叶子了,只能目睛自己的肠子粘连发黑,变成一段段,生命消逝。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文家韩非因受同窗李斯的城妒面被设计身亡时,被迫服用的也是钩吻。“李斯使人遗作药,使自杀。”据说韩非逝状极惨。
所以,钩吻的毒性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古代医药学著作把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只有被列为上品的才可以养生,中品要斯的其宜,下品多毒,治重病才适量使用钩吻是被列为下品的。更可怕的是,钩吻居然长相艳丽,*花,绿叶,小果,长藤,摇曳在春天,极具迷惑性。但是,在户外踏青时,万一看见她,一定不要靠近她,她的花粉都带毒性。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胡蔓藤合香,焚之,令人昏迷。”一些医药类单位的药园里,因为工作需要得种植钩吻时,多与种植的工作人员都会穿戴好防护用品,且一定会把钩吻单独种在一块地方,再用铁栏框住,并特别注明剧毒标识和文字。好在,钩吻还有一丝残存的温柔,她善待猪羊。猪羊吃了她会增肥长壮,她还可治猪热病,使猪的毛色更具光泽。对此,三国时期医药学家吴普在《吴普本草》中说得精辟:“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苗则大肥,物有相伏如此。这一点,还是让生命获得了些许安慰。不过,人,还是珍爱生命,远离断肠草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