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崔医声医声相伴崔松说收录于话题#药物常识5个内容#心律失常76个内容
阮小芬医生科普小课堂
说起黄连,中国人几乎无不知晓。俗话说“苦似黄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给我们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苦,黄连虽不是中药中最苦的,但是很多病人在服用含有黄连的中药后,还是苦不堪言。但是黄连这味药虽苦,还是大有用处。古人云“良药苦口”,此话说的良药也正是黄连。有一句话说得好“家有黄连,百病可愈”。虽然不至于包治百病,但是黄连的功效确实不可小觑。
人人皆知黄连味极苦,那么黄连为什么那么苦?除了味苦,你还了解关于黄连的哪些事呢?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最早见于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称黄连“久服,令人不忘”;明清时,黄连曾是贡品,四川产区每年必须给宫廷进贡黄连。清代“黄连远售出洋,岁值数万”。此外黄连还有些美丽的传说,至今在大巴山区仍然流传这“黄连姻缘”的歌谣:“良药苦口数黄连,绿花争艳正月间。清热解毒除沉疴,苦尽甜来结良缘。”
临床应用上,中医认为,黄连具有多种功效。黄连性寒,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心除烦等,归心经,可治疗心悸;还可用于治疗高热、咽喉肿痛、口疮、烧烫伤等症状。古人药食的滋味主要是通过口尝而得知,因此传统中医理论一般认为苦味药中苦味物质就是药效物质。经现代药学研究已经初步证实,苦味药的苦多是由生物碱、苷类等物质引起,而这类化合物又多是苦味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唐]白居易
春来眼暗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
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从上诗中可以看出,唐代人们用黄连水作为点眼药。黄连的确是一味传统常用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白居易使用黄连治疗眼病属于外用法。其实在外用上,凡痈肿、疔疮、烧伤、烫伤、痔疮等属热毒症者均可使用黄连治疗。
随着中西医药学的深入研究和发掘。黄连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有广泛作用,主要表现在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降血压等;特别是在抗心律失常作用上,研究发现小檗碱对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我国的医学专家在临床上发现黄连素具有降血糖及降血脂功能,并从分子水平揭开了黄连素降血脂的奥秘,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Nature》上,成为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中一个重要事件。黄连所含的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虽然黄连功效众多,但是由于味苦的药容易败胃,中医认为在服用黄连时,用量不宜过大。
黄连
[性味与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
?..?~?.?~?..?..?~?.?~?..?..?~?.?~?..?..?~?.?~?..?
?.?~?..?~?.?..?~?.?~?..?..?~?.?~?..?..?~?.?~?..?
本文作者:阮小芬医生本科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