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尝遍识五谷,生民自此开井田”指的是谁呢?
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写过《咏农》,“圣人作耒耜(lěisì),苍苍民乃粒。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摘录部分)
尝百草、做耒耜,没错,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是谁了,这就是我们华夏始祖神农氏,也被成为神农炎帝。
初夏五月,到了该收麦子的时节。孩子们的农耕课也拿回来一把熟了的麦子,搓一搓就能吃,第一口麦香,让人充满喜悦!说起这些,更让我们想起华夏始祖神农炎帝,他带领民众开始在华夏大地开荒耕种,才使得我们华夏民族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传承与追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是延续至今没有断,比较完整可追溯的。其他的三大文明,战争、灾难、王朝更迭等各种原因,都有非常可惜的大时段断代,有的直接消失。
所以相比而言,我们看到,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华夏文明的传承,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被共同尊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其中神农炎帝由于做耒耜、尝百草,为华夏民族开启农耕时代。后代炎黄子孙一直都崇拜和敬仰他,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对神农炎帝寻根拜祖的这类活动。
拜祖神农炎帝或者祭祀炎帝的活动,现在国内有好几个点。值此全国初夏麦收之际,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三个地方。
山西高平
自年以来,山西高平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寻根拜祖大典。
高平这个地区能有机会组织这样的活动,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有很多神农炎帝的历史记载;有关炎帝的拜祖、纪念活动,每年都会有很多。
另外,高平分布的炎帝古庙、历朝历代的碑记、石刻也有很多。
湖南株洲炎陵镇
湖南株洲炎陵县鹿原陂,这个地区据传神农氏炎帝在此因误尝“断肠草”中毒去世,后葬在湖南株洲。宋代罗泌撰《路史》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即今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
“上古有墓,西汉有陵”,“洣水汤汤,鹿原苍苍;巍巍古陵,赫赫农皇。”(摘自李铁映99年《炎帝祭》)指的就是这里,鹿原陂炎帝陵。这里建有炎帝庙、炎帝陵,是公认度最高的神农炎帝之陵墓。
株洲市炎帝陵一带山水风光,极其壮美,属于人杰地灵之地。湖南省每年会在此举行神农炎帝祭祀大典,二十世纪以来已经组织过11次。
这里因其历史悠久、规制完备、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炎帝陵祭典年6月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年获国务院批准为湖南省保留的“重大祭祀活动”之一。
湖北随县
湖北随县,这里被传是神农炎帝故里,有很多神农炎帝生活记载。著名景点包括神农部落景区、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等。湖北神农架据传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
随州神农祭典是在神农故里举行的盛大的民俗活动。除了当地民众踊跃参加外,还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
湖北随州
的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活动。
其他还有陕西宝鸡,河南柘城等地。后世感恩神农炎帝带给百姓的八大功绩,所以各地争相纪念他。
神农炎帝对后世的八大功绩
据史书记载,炎帝姓姜,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号神农氏。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一起并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神农炎帝的主要功绩有:
1始制耒耜,耕播五谷;2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3作陶为器,冶制斤斧;4日中为市,首倡交易;
5削桐为琴,发明音乐;6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7绩麻为布,织作裙裳;8相土而居,台榭造房。
随州神农炎帝像
新石器时代,人们部落群居,过着打猎、摘果子的野生生活。炎帝神农,制作农具,教给百姓播种五谷,一年年丰收,大家可以有谷物收成,远比山里摘果子的生活好很多,渐渐可以安居稳定下来。神农遍尝百草,为中华民族积累下宝贵的中医药记载。
华夏寻根不忘本
所以,神农炎帝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华夏民族,真正从游牧狩猎等原始生活,转变到农耕文明。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生活,变成耕田纺织造屋居住的农耕生活。华夏部落的生存方式改变,才真正有了我们后续社会的生存基础。
后世的炎黄子孙感念祖先,不论是在株洲、高平还是随州,全球华人炎黄子孙都愿意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华夏文明的先祖!也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一起经历并传承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和文明。
大家如有机会去,可以到以上三地去游览,了解更多有关神农炎帝的故事吧。
以上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或
让旅游更丰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合,可联系删除。撰文不易,如有摘录,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