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鹤壁出台《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市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亩、森林抚育亩。
其中新造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亩、宝山经开区亩、示范区亩),补植补造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30亩、宝山经开区20亩、示范区30亩)。
详情如下:
鹤壁市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今冬明春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工作安排,扎实推进森林鹤壁建设,有效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森林河南、森林鹤壁生态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全域植绿、绿满鹤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国储林、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为支撑,全面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打造绿量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植物多样的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体系,为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全市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亩、森林抚育亩。
(一)加快国土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筑国土绿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增绿量、增容量、增效益,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亩,其中新造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亩、宝山经开区亩、示范区亩),补植补造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30亩、宝山经开区20亩、示范区30亩)。
(二)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做大蚂蚁山绿岭核桃、王家辿香椿、善堂油桃、桑园果桑、秦街黄桃、黄洞大红袍花椒等产业规模,完成优质林果基地建设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打造鹤壁特色品牌,持续推进“满城樱花”“银樱之城”建设,完成樱花、乡土树种等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三)加快森林质量提升。科学实施森林抚育经营,优化树种、林种结构,形成乔、灌、花、草、藤“五形”合理配置,实现绿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协调统一,持续提高森林质量,完成森林抚育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四)加快森林特色村镇创建。以森林特色村镇创建为抓手,以卫河、淇河、高速高铁、南山大道、国道、大海线、大白线等重要廊道两侧村庄为重点,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完成乡村绿化亩,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78个(浚县20个、淇县30个、淇滨区10个、山城区5个、鹤山区7个、开发区3个、示范区3个)。
(五)搞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的形式搞好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两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0个,参加义务植树万人次,义务植树万余株,全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三、重点工程
坚持工程具体化、任务项目化原则,今冬明春全市抓好国土绿化“”工程,即实施8大工程26个项目和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亩1个目标。
(一)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以过境公路、铁路、河流为重点,以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为目标,通过新造、补造、更新改造,完善提升全域廊道绿化建设水平,逐步打造完善的生态廊道防护体系。今冬明春绿化和改造提升公里、亩,主要做好淇河下游、大运河、大海线浚县段等廊道绿化建设和鹤濮高速屯子段、大白线、王东线等廊道绿化改造提升工程。
1.淇河生态廊道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淇河下游自示范区与淇县交界处至淇河入卫河口,3年内在淇河下游形成完整的、多功能的生态景观长廊。今冬明春完成造林面积亩。二是在淇河淇滨城区段,淇河西岸至国道间种植防护林带。
建设标准:一是河堤岸线绿化带内要规划建设完整的绿道设施,与上游绿道贯通、衔接,绿道两侧以高大乔木为主,配置多种观赏树种形成四季变换、高低错落的生态景观;与淇河交叉的大海线、淇滑线等路桥两侧打造成景观节点,融入殷商等文化元素,提升景观内涵;绿化带向外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工程。二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投资的模式,规划发展特色经济林和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形成集旅游、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体验场所;淇河沿线村庄实施森林乡村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沿淇河森林乡村示范带。三是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工程,提升河道水域景观,提高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功能。四是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树木等阻水障碍物,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的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政府、淇滨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河堤外绿化任务亩,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绿化任务、绿道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等。
2.大海线浚县段生态廊道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大海线浚县段全长18公里,新增造林面积亩。
建设标准:一是路肩行道树选择法桐、白蜡、金叶榆等落叶乔木树种,原生冠苗,整齐划一,胸径不低于8厘米,行道树下配置紫荆、木槿、紫薇、红叶石楠球等花灌木,丰富景观层次。二是路肩要整齐,路肩和边沟播种波斯菊、蜀葵、二月兰等草本花卉。三是两侧边沟外分别建设1条高标准防护林带,其中,乔木树种要达到80%以上,苗木胸径不低于6厘米,常绿树种占40%以上。四是高低搭配,常绿、落叶搭配,绿叶、彩叶搭配,观形、观花搭配,高起点一步成景。五是大海线与通武线交叉口打造景观节点,融入大运河等文化元素,提升景观内涵。
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林业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公路局等。
完成时限:年12月底前。
3.鹤濮高速屯子段、南山大道景观提升项目
建设任务:搞好鹤濮高速屯子段补植补造和整改提升。搞好南山大道5米景观带内或节点处补植玫红色高杆紫薇、木槿和金叶榆等观花和彩叶树种,提升彩化效果。今冬明春全面完成整改提升面积亩(浚县亩,淇县8亩、淇滨区30亩、山城区2亩)。
建设标准:一是鹤濮高速屯子段参照京港澳高速两侧绿化标准提升,苗木胸径7厘米以上,常绿树种占30%以上,彩叶植物占30%以上。二是南山大道补植观花、彩叶树种苗木地径不低于6厘米。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12月底前。
4.泗河、汤河、羑河廊道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泗河廊道绿化提升。在山城区春雷路泗河桥以东至汤河口之间河道两侧完善提升河流廊道景观,绿化河道长度3公里、面积亩。二是汤河廊道绿化提升。在汤河樱花谷滨河湿地公园的基础上继续向下游延伸改造至故县新村南部,在汤河支流尤其汤河桥以西至宝山大道段,形成有效廊道绿地,绿化河道长度2公里、面积亩。三是羑河廊道绿化提升。在羑河湿地公园建设基础上继续向下游延伸改造6公里、绿化面积亩。共计绿化提升11公里、绿化面积1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建设标准:一是生态带内要规划完整的绿道设施,奠定带状公园基础;二是重点打造大白线与泗河、汤河交汇处、王东线与羑河交汇处等重要节点景观。三是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工程。四是搞好河岸绿化和湿地景观建设等工程。五是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树木等阻水障碍物,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的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责任单位: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
完成时限:年12月底前完成河道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工程及绿化任务的80%以上;年3月底前完成河岸绿化和湿地景观建设等工程。
5.国道城外段、大白线、王东线绿化提升项目
建设任务:针对国道城外段、大白线、王东线两侧环境质量、景观效果偏低的现状,对路肩向外宽度不低于20米范围进行绿化改造提升,今冬明春实施绿化提升30公里、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建设标准:国道城外段绿化参照大海线绿化标准进行规划提升。国道与京广铁路间狭长带及过村镇路段要先做好违法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工作,做好绿化规划设计,做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企分家。对国道与省道交叉路口及国道与京广铁路交叉点东、西两个转弯处内侧进行节点绿化设计,节点设计以低矮灌木为主,融入朝歌文化元素,提升景观内涵,要严控高大乔木,满足安全行车视距要求。大白线、王东线绿化参照南山大道绿化标准进行规划提升,树种丰富,色彩多变,层次分明。大白线与牟山大道交叉口打造景观节点;王东线与省道范林线(老葛嘴线)交叉口打造景观节点,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升景观内涵。
责任单位: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公路局、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6.大运河生态廊道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大运河鹤壁段主要分布在浚县境内,全长69公里。按照《河南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河南省大运河沿河生态廊道建设进度的通知》(豫林造〔〕32号)要求,以大运河主河道为骨架,在两岸优化滨河生态空间,实施滨河防护林生态屏障工程,增加绿化植被,提升绿化质量。今冬明春,浚县完成大运河廊道绿化总体规划,在河道两侧造林绿化亩;启动大运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等。
建设标准:一是通过新造和更新改造,提升大运河廊道绿化档次和品味,营造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实行高中低乔灌草结合,丰富绿化层次,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在廊道的重要节点,提高绿化标准。二是在树种选择上,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采取不同树种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生长快、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深根宜活、防护能力强、滞尘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乔木树种。苗木标准上,要使用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的良种壮苗,并尽可能使用大规格苗木,要求苗干粗壮通直,冠幅完整,不用截干苗木。三是栽植标准上,乔木树种栽植株行距最低不低于3×3米。四是在廊道绿化外侧,依托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森林乡村等项目,结合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建设,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等,在增加综合防护能力的同时,提高农民收益。五是按照浚县大运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方案启动建设。六是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树木等阻水障碍物,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的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
完成时限:年2月底前启动建设大运河省级湿地公园;年3月底前完成廊道绿化亩,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7.淇县县城—云梦山—古灵山旅游景观大道提升改造项目
建设任务:自淇县大海线城区段—国道—高云线—扶贫路—大海线—灵山风景区出入口,泰山路中维化纤—大石岩景观大道,全长29公里,对道路两侧50米宽绿化带进行景观提升,增加景观节点、慢车道、人行道、服务驿站等设施,提升面积2亩。
建设标准:一是全面提升道路两侧绿化景观,按照区位特点营造风格各异的集景观区段、景观节点、景观绿道等于一体的生态廊道。二是以常绿和落叶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等混交林为主,合理搭配绿化树种,达到多树种、多色彩、多景观的效果。三是大量使用时令草花和夏季观花树种,丰富夏季景观色彩。
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公路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等。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提升改造任务,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8.乡村道路绿化美化和廊道补植补造项目
建设任务:重点围绕乡村道路、旅游线路等实施绿化美化、改造提升,逐步消灭廊道绿化死角。今冬明春,提升改造乡村道路公里,绿化面积1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20亩、鹤山区亩、开发区30亩、宝山经开区20亩、示范区30亩)。
建设标准:拓宽路面,平整路肩、边沟,栽植行道树,配置花灌木,播撒花期不同的草花组合;边沟外侧可以建设1行以上防护林带。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宝山经开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二)山区荒山造林工程。要以淇河上游两侧、大海线至扶贫路两侧荒山荒地为重点,大力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加快实施覆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消灭可视范围内的秃岭荒山,打造西太行生态屏障,让鹤壁无山不绿。今冬明春重点实施荒山造林项目6个,完成绿化荒山任务亩。
建设标准:一是10月底前完成通路通水工作。提前平整修筑施工通道,架设输水管道,布置提灌、发电设备,确保栽苗后及时浇水。二是11月中旬前完成整地挖坑工作。采用机械挖坑、人工培土的作业模式,挖大坑、填大土,提高整地质量,鱼鳞坑规格不小于1.2米乘0.8米乘0.5米,条形沟不低于0.8米乘0.6米。三是10月底前完成所有苗木采购预定工作。选择五角枫、金叶榆、复叶槭、黄连木、黄栌、侧柏、白皮松、油松以及山桃、山杏、文冠果、柿树等乡土树种建成混交林,增加色叶树种、观花树种使用比例。
9.淇县金牛岭、朝阳山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高标准实施淇县北阳镇金牛岭一带17.5平方公里和黄洞乡马庄村大海线西侧2平方公里荒山绿化项目,绿化面积亩。
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10.淇县飞播造林项目
建设任务:对淇县庙口、黄洞一带无立木林地和灌木林地进行飞播造林,飞播面积0亩。
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完成时限:年6月底前。
11.淇滨区南山、肖横岭荒山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对淇滨区上峪乡南山村大海线西侧和大河涧乡肖横岭荒山进行绿化,绿化总面积0亩。
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12.鹤山区“一岭十八谷”荒山绿化项目
建设任务:对姬家山乡施家沟、崔村沟、土门、娄家沟等村庄荒山进行绿化,绿化面积0亩。今冬明春建设任务亩。
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13.其他太行山防护林项目
建设任务:按照中央补贴太行山防护林项目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实施荒山造林、矿山植被修复、尾矿生态治理等,新造林面积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鹤山区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14.退化林修复项目
建设任务:对因自然、生理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导致林木生长衰退、林分结构不合理、防护功能下降的现有人工林,通过更新、补植、抚育等修复方式,改善退化林质量。修复退化林面积1亩(浚县亩、淇县0亩、淇滨区0亩、鹤山区0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三)农田防护林工程。新增农田防护林面积亩。
建设标准:一是利用田间道路路肩、沟渠两岸各栽植1行以上乔木,可以搭配花灌木和常绿灌木丰富绿化景观。二是对不完整的林带用大规格苗木补植补造。三是创新机制,解决农田林网用地、树冠胁地等问题,不栽无主树,要有专人负责管护,确保栽得下、保得住。
15.浚县农田防护林项目
建设任务:在浚县小河镇、白寺镇、卫溪街道办事处30万亩示范方、王庄镇5万亩示范方内,利用道路两侧、沟渠两岸高标准建设农田防护林网,折合造林面积亩。
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四)森林特色村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行动,逐村规划、逐一实施,建设乡土乡风浓郁的森林村镇。到年底,每个县区至少要有1个森林特色小镇达到国家标准,至少累计3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省级以上森林乡村标准。用3—5年时间把卫河、淇河、高速高铁、南山大道、大海线、大白线等重要廊道两侧村庄全部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今冬明春要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78个、完成乡村绿化亩(浚县20个、亩,淇县30个、亩,淇滨区10个、亩,山城区5个、50亩,鹤山区7个、亩,开发区3个、30亩,示范区3个、60亩)。
16.淇河、南山大道、大白线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淇河从盘石头水库大坝到淇河入卫河口全线长83公里,南山大道全长18公里,大白线自新区出发到鹤煤九矿全长近40公里,沿线1公里范围内有村庄余个。今冬明春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26个、绿化面积亩(浚县3个、70亩,淇县10个、亩,淇滨区4个、亩,山城区4个、40亩,鹤山区4个、亩,示范区1个、20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示范区管委。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9月底前达到建设标准。
17.大海线、扶贫路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大海线从淇滨区大河涧村到浚县与滑县交界处,全长近80公里,沿线1公里范围内有村庄50余个;扶贫路全长4公里,沿线村庄7个。今冬明春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15个、绿化面积亩(浚县3个、70亩,淇县12个、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9月底前达到建设标准。
18.高速高铁沿线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京港澳高速高铁、濮鹤高速鹤壁段全长70公里,沿线村庄60余个。今冬明春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12个、绿化面积亩(浚县2个、45亩,淇县5个、亩,淇滨区2个、亩,开发区2个、15亩,示范区1个、20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政府,开发区、示范区管委。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9月底前达到建设标准。
19.大运河沿岸及其他区域森林乡村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以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在卫河沿岸米范围内70余个村庄,大力开展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同时,在旅游线路沿线、风景区附近、山区古村落等区域建设市级以上森林乡村25个、绿化面积亩(浚县12个、亩,淇县3个、30亩,淇滨区4个、亩,山城区1个、10亩,鹤山区3个、70亩,开发区1个、15亩,示范区1个、20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示范区管委。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9月底前达到建设标准。
(五)工业园区安全隔离林带工程。全市所有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都要因地制宜规划打造宽度适宜、林带完整、效果明显的安全防护隔离林带,特别是宝山经开区,要坚持“高、大、密、实”原则,密植高树、大树,让森林围厂、厂在林中、林在厂中。具备创建条件的企业都要建设花园式工厂,凡是厂区有空地的地方,都要因地制宜搞好绿化。新增安全防护林带亩。
建设标准:不用截干苗,保留原生冠,苗木胸径6厘米以上,桥头、路口处高标准打造绿化景观;以带状混交为主,适当密植,株行距不高于2米乘3米,每亩栽植株以上。
20.山城区南部安全防护隔离林带项目
建设任务:在宝山经开区与山城区之间的泗河河道两侧空地上栽植臭椿、刺槐、桑树、构树、法桐、垂柳等乔木林带。今冬明春重点建设自春雷路泗河桥至西环线泗河桥之间2公里防护隔离林带,绿化面积亩。
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21.鹤山区西部安全防护隔离林带项目
建设任务:姬家山化工园区与鹤山区之间的龙山及葛嘴线两侧荒山荒地绿化造林项目。今冬明春新造林亩。
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六)城乡生态融合发展工程。在城市,要持续推进“以绿荫城”,通过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旧建绿、拆违增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大幅提高人均绿化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做到“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林”。在城郊,要加快推进郊野公园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建成龙岗郊野公园等9个郊野公园。把新区与老区之间、两县与新区之间、开发区北部新城、国道淇河桥至南水北调之间等过渡带打造成带状郊野公园。在乡村,要重点抓好“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绿化、庭院美化等身边增绿行动,建设路河沿线风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拓展乡村公共生态游憩空间,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今冬明春完成城郊绿化亩。
22.全面启动9个郊野公园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在年启动建设龙岗、黎阳古城、鹤鸣湖、示范区、朝阳寺、南山等6个郊野公园的基础上,今冬明春启动金牛岭、金山、紫金湖等3个郊野公园建设。今冬明春新增郊野公园绿化面积亩以上(淇县0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示范区亩)。
建设标准:一是高水平编制规划方案,并按规划高标准造林绿化;二是逐步完善园路、坐凳等服务设施,健全公园功能。
责任单位: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23.城市环城防护绿地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整合现有绿地资源,连点成串,划线成片,在城市周围规划建设完整的环城防护绿地(带)。今冬明春重点开展开发区城北及国道防护林、示范区鹤辉高速、山城区西环线及东环线(大白线)廊道绿化、鹤山区围城林(银杏围城)及宝山经开区森林围厂、矿山修复等建设项目。今冬明春完成环城防护绿地建设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亩、宝山经开区亩、示范区30亩)。
建设标准:参照廊道绿化建设标准。
责任单位: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宝山经开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七)林业产业培育工程。打造鹤壁特色品牌,持续推进“满城樱花”“银樱之城”建设,今冬明春培育樱花、乡土树种等花卉苗木基地和特色经济林基地,不断壮大鹤壁林业经济。今冬明春培育林业产业1亩。
24.花卉苗木培育项目
建设任务:以服务满城樱花为目标,以林苗一体的形式发展优质樱花苗木基地。以服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目标,培育优质乡土树种苗木基地。以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目标,科学引进既有观赏效果、又有防护功能、更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充分发挥苗木基地的驯化、研究和推广作用,助推鹤壁生态建设上水平、增效益。今冬明春培育花卉苗木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其中樱花亩、乡土树种2亩,引进文冠果、流苏、雄株毛白杨等品种进行试种和研究。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
25.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以大伾山、云梦山、古灵山、五岩山等风景区和黄洞、金山、七里沟、黄庙沟、南山、淇河湿地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旅游线路为依托,规模化、特色化、有机化发展优质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打响云梦山樱桃、古石沟花椒、王家辿香椿、善堂油桃、桑园果桑、蚂蚁山核桃、鹤鸣湖甜桃等特色产业品牌。今冬明春发展经济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全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任务是28.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7万亩、抚育改培10.5万亩,今冬明春完成国储林基地建设3.6万亩(已分解至以上七大工程内)。
26.国储林基地建设项目
按照国储林项目建设技术要求,科学编制国储林项目作业设计,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贷款落地。及早推进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及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完成国储林基地建设3.6万亩以上(浚县0.7万亩、淇县1.5万亩、淇滨区0.1万亩、山城区0.1万亩、鹤山区1.2万亩)。争取贷款落地3亿元以上,其中浚县1亿元、淇县1亿元、淇滨区0.4亿元、鹤山区0.6亿元。
建设标准:按照省林业局评审通过的国储林项目作业设计进行施工。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承担起国土绿化会战主体责任,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国土绿化会战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市、县区要谋划当地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林业建设工作。各县区要把造林任务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路段,倒排工期,狠抓进度,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明确部门职责。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服务、跟踪督导、考核评比等,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区绿化和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校园绿化;医院绿化;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路路肩绿化;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林网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设施范围内的绿化;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负责绿化用地的规划协调和矿山复绿;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拨付;宣传部门负责国土绿化会战的宣传。
(三)建立奖补机制。市级财政预算林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生态林建设和管护补助,对高标准完成年度林业工作目标且综合考核排名前列、八大工程分别排名前列的县区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资金,对未完成目标任务且综合性考核排名倒数的进行约谈,做到奖优罚劣、奖惩分明,树立明确的工作导向,切实调动各县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搞好义务植树。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筹备冬春两次义务植树活动基地,组织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义务植树活动。要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包村单位支援对口帮扶村庄植树造林,鼓励适龄公民通过绿地树木认建认养、古树名木保护、参加建绿爱绿护绿宣传活动等方式履行义务,确保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
(五)完善管护机制。各县区要制定本辖区长期有效的林木管护制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要有固定的管护资金投入,有固定的专业管护队伍和管护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的责任区段,有具体的日常管护标准和内部督查方案,长期保持和巩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六)严格督导检查。市、县区要分别成立督导组,加强对国土绿化会战的督查,实行重点工程、重要节点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督促县区确保年12月底前建设任务大头落地。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单位限期督导整改。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