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
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吹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将开始鸣叫。
不过,立秋时节,并不是说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
划分季节要看“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度以下,才算真正到了秋天。
我们常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共40天,而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7日,也就是说立秋处于中伏期间,中伏期间的温度可想而知,高温正当时,因此,从上述时间上分析,立秋过后,热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年7月16日-年7月25日中伏:年7月26日-年8月14日末伏: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不过,立秋过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和夏季高温有些区别,相对来说,立秋过后,早晚期间的天气会感受到一丝凉爽,但是中午依旧很酷热,所以,也有“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