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挑山工啊,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因为在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本的就收录有怎么一篇介绍挑山工的课文。
当然啊,我是90后。可能和大家伙读的语文书内容不一样。
但是我相信经常去名山大岳爬山的朋友,应该都有在山道上遇见过下图这样人员,他们便是挑山工。
扁担压凹了肩膀,撑起的是整个家挑山工是一种什么职业呢?我们今天便来详细说说。
挑山工的工作
挑山工的工作其实顾名思义,“挑山工”是简称,他们主要工作是负责挑货物上山的。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挑山工们肩上搭着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系着沉甸甸的货物。货物可能是大西瓜、小板凳,也可能是修山腰厕所的水泥、砖块。山上需要什么,挑山工便挑什么。
课本上的内容可能时间比较久了,我特地去求证了下。
在黄山、泰山等山道崎岖高耸的景区,确实还存在着挑山工这种职业,半山腰的公共厕所、山间的凉亭都是他们一砖一瓦的挑上去的。
扁担压凹了肩膀,撑起的是整个家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古代不说,现在山上不是都装有缆车吗,为什么不用缆车运送物资材料上山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2个字:“便宜”。
是的没有错就是便宜!
我们算一笔账:缆车载一个游客上山收费80元左右,而让挑山工挑斤货物上山只需要75块钱(参考大河报:《洛阳:48岁女挑山工深山扛水泥、1斤挣7毛5,游客:给5亿我也不干》),而且不会占用缆车资源,不用花费额外的维护成本。
每逢旅游高峰期,缆车前总是排满游客在等待上车。因此运营商自然不会选择使用缆车运送物资,而是选择挑山工运送。
当然,或许这其中也有增加就业岗位的考虑。
扁担压凹了肩膀,撑起的是整个家挑山工的智慧
挑山工是典型的劳动人民代表,他们的收入都是用汗水来换取的。他们天,除了身体不舒服都会活跃在上山的山道上,在一天又一天的重复劳作中,他们总结了非常实用的“挑山秘籍”。
一、蛇形走位
没错,第一点就是我们在游戏中经常看到的“蛇形走位”。蛇是沿着曲线走的,先往左再往右。挑山工们也是一样的上山方式,先从台阶的左边起步,斜着向右边走,走到右边又换过来斜着往左边走。
这样的好处在于:绑着很多货物的两头不会碰到台阶上,还有就是保护膝盖。缺点便是会使得上山的路程延长1倍。如果直往山上走是2公里,他们这样走需要走4公里才能到达山顶。
扁担压凹了肩膀,撑起的是整个家二、两根扁担
挑山工们会将一个胳膊搭在扁担上固定扁担,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的摆动,以此保持身体平衡。黄山和泰山的山道都是又长又弯曲的,游客空手去爬山都觉得很吃力,挑山工们却能如履平地般爬山,很大程度是他们长期养成的平衡感。
他们有时候还会带着两根扁担,一根扁的,一根圆的。
因为有些货物挑上去肩膀一旦放下来,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再抬上肩膀的。但是山道又很长,爬上去需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中途肯定是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喝水歇一歇脚的。他们休息的时候,便会用圆的扁担撑住担子,边扶着边休息。休息几分钟这样又接着往上面走。
扁担压凹了肩膀,撑起的是整个家三、个子矮,重心低
让我们回顾下冯骥才先生,在课文《挑山工》中,关于他在泰山上偶遇的挑山工大哥的外貌描述。
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黑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这里的外貌描写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没有写出,在后面和挑山工的对话中有体现。
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了,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了,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来晃悠!”
虽然当挑山工的山民话语很朴实啊,但是他话中蕴含的道理确实经过科学检验的。
高个的人重心偏高,平衡性没有矮个子的稳定。挑山工干的是在陡峭山道上挑重物的活,游客光着手,上山都很费力气。他们挑着百来斤的重物上山,难度可想而知。
个子矮,下盘稳的人才适合干挑山工,这便是挑山工们总结的第三条挑山经验。
课文《挑山工》插图挑山工行为中蕴含的哲理
在《挑山工》文中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挑山工挑着百来斤的货物,还斜着行走,游客不拿行李轻装上阵,为什么还没有挑山工更快到达山顶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游人都是抱着游玩的心理去爬山的,路上遇到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东西都会停下来,驻足欣赏,再来张合照什么的。
挑山工们却不会停下来休息太久。游人驻足欣赏风景的时候,他们在赶路;游人爬山的时候,他们在赶路;游人在路边歇息的时候,他们也在赶路。尽管他们走的并不快,但是他们一直在走,走的久了,便从游人身边悄悄地超过去了。
这就和“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乌龟虽然爬的慢,但是一直在爬行,兔子跑得快,却总会被路边的野花、蝴蝶吸引,跑偏路线,最后反而是爬的慢的乌龟先到达终点。坚持是一种神奇的行为,坚持的时间越长,往往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挑山工之所以能更快到达山顶,便是因为坚持的力量。
参考文献:
大河报洛阳新闻《48岁女挑山工深山扛水泥、1斤挣7毛5,游客:给5亿我也不干》冯骥才《挑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