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河南省嵩县饭坡镇洛沟村有一颗千年古树,胸径需要两人合抱,树上结一种果实,捣碎可以食用,压榨后可以制作食用油,在上世纪中旬,河南山区遭遇干旱,庄稼颗粒无收,这棵树用自己的果实挽救了当地村子几百口的人命。近日,作者来到洛沟村,瞻仰这棵充满神话传说的千年古树。
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河洛乡村一行来到古树下面,向导还专门到附近的人家借来一把铁锨,提醒我们先不要拍照,然后从后面的土坡上端下来几铲子黄土之后,才说:“好了,你们拍照吧。”向导告诉我们,这棵树究竟有多少年了,没有人知道,但是当地人都知道,从树下路过算是路过,要是在树下摘果子,或者拍照,必定要先添上几铁锨土,不然就会发生一些意外。
树身上的铭牌写着它的树种--黄连木,树龄是年。黄连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每年秋天会结出大量黄连子,未成熟的时候是青色,成熟后变成红色,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点。在花生、油菜没有普及种植之前,河南西部山区主要就是以黄连油为主要食用油。若干年以前,每年农历二月,山村没有可食用的蔬菜,黄连木的嫩芽腌制后可以顶替一段时间。
山里人大都保留着比较淳朴的自然信仰,他们认为这颗树能够成长到年以上,附近也没有其他古老的树木,说明这棵树具有灵性。路过的老人说:“常见的大树,只要长到一定年限,就会遭遇雷击,这颗树也不例外。据老人们说这颗树让雷击了很多次,都没有死,现在每年还能结很多黄连子。”老人已经70多岁,她说的老人们,可能都已经下世多年。按照老人的说法,作者狠狠脑补了一下修真小说里“渡劫”的画面。
树下有很多干树干,当地人却不拣取,向导告诉作者:“如果不是家里太困难,没有人会来树下捡木柴。曾经有个老太太,儿子夭折,没人砍柴,就来树下捡干树枝,下边捡着,上面掉着,足足捆了两担干柴火。”现在农村人少了,很多人家也都用电做饭,树下的木柴就更没有人捡了。向导说:“灾荒年间,这颗树救过大家的命,现在村里人保护还来不及,没有人舍得破坏。”
向导领着作者来到古树的后面,只见很多树根槃根错节,更为奇怪的是,伸出地面的树根上长着一排排树苞。不远处的山坡上,伸过去的树根衍生出了一大片黄连木的树林。向导有些虔诚的说:树根上这些疙瘩是“龙鳞”。
每一根裸露的树根上,都有很多小疙瘩,那些年份较久的树根上,疙瘩更多。山里的向导讲了很多颇为玄幻的传说,不过有一些迷信的成分,作为故事听听,倒也挺有意思。
古树旁边的人家在大树根部捆上了枣刺,阻止小孩子们顽皮上树。村里一位老人告诉作者:他年轻的时候,这棵大树底下有很大一个土包,老人们每年都添一些新土上去,以后破除迷信,就没人添土了,加上下雨水土流失,慢慢的树根就裸露了出来,不知道时间长了,会不会影响古树的成活。村里人还说别的村子,也有一颗几百年的大树,因为修路挖了树下的土,后来那颗古树就死了,老人希望村里能保住这棵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