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韵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依依欢迎您的到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历书》中说:“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宋.杨万里这首《夏夜追凉》就是写的暑热难耐,夏夜纳凉的情景。
此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
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诗人悄然伫立的身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学习诗词的看官可以读下《赏读诗词的同时和我一起学习格律诗写作》,会对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本期依依和各位亲分享一首司马光写于大暑之夜的五言律诗,诗作于司马光隐居洛阳之时。全诗一气呵成,选取物象之精准,意象之深美,用典之自然,平中见奇,情感深沉蕴藉,丰富读者审美体验。全诗如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喜欢诗词的亲可以读下《枕上诗书系列》
枕上诗书系列全4册套装:读最美的诗,品最深情的词,做更好的自己(京东定制版赠特制明信片)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5.8购买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柳树上,蝉儿在不知疲倦地聒噪着,荒废的庭院中,萤火虫如流星一般,点亮了整个夜空。
蜩螗,蝉的别名。熠燿(yìyào),光彩;鲜明。这里借指萤火虫。
“老柳”,柳树有很多写法,如垂柳、绿柳、岸柳等等。那诗人为什么单单要用老柳呢?这是有深意的。
诗人在柳字前面加个形容词“老”字,表面写的是柳树,实际上指的是自己即将逝去的年华,却无所作为。
“荒庭”二字,也是如此。表面写庭院,实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荒凉之感。
首联借“夏蝉”、“萤火虫”点明大暑时令,“老柳”、“荒庭”等意象给人落寞之感,奠定了全诗的低沉的抒情基调。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人们正在经受暑热之苦,而万物则已经感觉到秋天即将到来。
颔联这两句诗很富于哲理,通过“苦暑”与“惊秋”的对比,写出了大暑之际人与自然万物的不同的感受,凸显大自然的奥妙,世事变化之快,表达一种时过境迁的无奈。
依依觉得,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被时间推着往前走,曾经以为过不去的,放不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看淡了。
而如果自己不肯放过自己,不仅仅会错失一路的风景,也会失去了向前看的勇气。所以,不管世事如果变化,一定都不要放弃自己,也别迷失了自己。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月光下我洗了个凉水澡,在热风前梳着白头发。
有人说:“真正的‘绝妙’好诗,是让人感受到客观中的主观,不说忧伤,却字字忧伤。
颈联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此:司马光不仅是文学家,亦是一位朝廷官员,当时的朝廷正处于新旧党争之时,作为保守党的司马光,被新党打压,不被重用,一心报国的他,心中如何不感伤?
①诗人在大暑之日月下濯水,风前梳头,不见“忧伤”字眼;
②诗人以水之“寒”衬托心之“悲”,透露出伤时感事,怀才不遇的伤感;
③“白头”不仅有时光易逝、人至暮年的悲哀,更有壮志难酬、工业难成的愁苦,忧伤之情溢于言表。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如何才能像贤士甄丰一样,也能在这样的夜里,整肃衣冠去拜访王莽一样的公侯。
据《彭宠传》记载,王莽为宰衡时,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夜半客,甄长伯。”
尾联化用王莽与甄丰的典故,“如何”二字,道出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却苦于无人举荐自己的无奈。
司马光的这首“大暑”诗,你是否也读过?平中见奇,句句耐品!各位亲,诗赏读完了,你有何感想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或留下您美丽的诗篇。#诗词歌赋交流天地#两首“大暑”诗,一首含蓄蕴藉,一首悠然闲适,极富生活气息!崔道融这首诗有多少人读过?它虽不出名,但寄情真挚,耐人寻味!苏轼这首夏雨诗,写得很有水平,颇有戏剧性场面,你是否也读过?王安石这首有多少人读过?句句饱含深意,耐人寻味,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