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那些拒绝进城的人,会被抛弃吗
TUhjnbcbe - 2025/1/17 17:46:00
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www.znlvye.com/bybl/zbyf/m/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这四十年里,无数外来打工者来此淘金,见证了中国城市化的奇迹。

原本生活在深圳的30多万本地人,更有不少人靠建房子、开公司、炒股、分红成为了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这些本地壕,有的喜欢住豪宅,开着宝马,奔驰S喝茶谈生意;

有的喜欢住在海边,下海游泳晒太阳,出海钓鱼、捞虾;

有的喜欢穿着人字拖、大裤衩,享受收租数钱的快乐;

还有的喜欢种地喂鸡,拒绝过城里人的生活……

01

几年前,我经常跟老乡们一起爬山。

有一次爬梅沙尖,老乡们买了肉菜、西瓜啤酒,背到半山腰的一户农家去做柴火饭,享受农家乐。

我记得,我们在这户农民家里买了4只走地鸡,一只元。加上租用灶台厨具等开销,花了1元。

饭间,老乡王哥感叹,生在深圳就是好,哪怕住在山上,每个周末只靠租地方和卖走地鸡给我们这些人,一个周末就能挣几千元上万元。

掌勺的老乡胖哥吐槽,他们才不靠这个赚钱。

胖哥说,半山腰这户院子得以保留,是因为家里的老人拒绝下山。年轻人其实早就搬到山下了,只在周末来陪陪老人,顺便租地方给我们做饭,赚点小钱。等哪一天这家的老人故去,我们就少了一个可以自己做柴火饭的好地方。

02

有人说,深圳早就没有农民了。原因是,深圳4年“村改居”,农民全都变成了市民。

但这个农民是户籍意义上的。不少深圳本地人,骨子里还是农民,喜欢过种地养花,养鸡捕鱼这种农耕时代的生活。

说起这个,我的一位本地朋友至今耿耿于怀。

这位朋友的父亲,九几年赚了点钱,就在罗湖买了房,还把一家大小的户口都迁到罗湖,实现了从农民变为市民的梦想。

当时生意不错,一家子也很开心。

但是后来,朋友的父亲做生意亏损,欠了几十万的债,沦落到去给别人打工还债。

而以往村里那些只会种地的叔伯,一个个盖起了农民房,赚得盆满钵满。

朋友吐槽,别看我是正儿八经的深圳人、城里人,日子过得还不如农民。如果一直把户口留在村里,每年还能拿到不少分红。现在好了,每天跟你们一样,加班加点挣点血汗钱。唯一好过你们的,就是不用买房租房。

03

深圳,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化进程最快、最成功的城市,也是最缺乏归属感的城市。

每年数百万人来到这里,年底又有数百万人离开。

这其中,有不少人始终觉得,深圳不是自己的家,只是打工挣快钱的地方,总有一天挣不到钱了,自己还是得回老家。

回老家修一栋漂亮的乡村别墅,种两块田的水稻,栽一亩地的蔬菜,养几只鸡喂一池塘鱼,就是他们理想的田园生活。

朋友刚子的父母,二十年前为了供孩子上学,来到龙岗打工。

父亲做木工,母亲打杂,两口子一个月能挣1万元,比在老家打工强多了。

7年后,刚子读完高中,上完大学,刚子的父母感觉担子松了,就回老家盖房了。

上完大学的刚子一个人来到深圳,过着单身狗的生活,一晃又是七年。

七年后,时间来到年,刚子老大不小该结婚了,却发现深圳的房价已经贵的离谱了。

又是两年后,刚子结婚生子,父母掏空积蓄给他在龙岗中心城买了一套小三房。

其实小两口一个在南山上班,一个在罗湖上班,并不想买在龙岗中心城。

但是钱是父母出的,必须得给父母准备一个房间;孩子要读书,学位也不能太差;再考虑到手上不到万的首付款,最终他们只能上车龙岗中心城,每天耗费两三个小时上下班。

刚子父母既纠结,还后悔。后悔的是,当年没继续在龙岗打工挣钱,错过了10万首付上车龙岗的机会,现在得花百万首付买房。纠结的是,他们还是想回农村,舍不得老家的房子和土地,想念老家的生活。

04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我的亲戚中,有不少曾到深圳打工。

有搞建筑的,有装空调的,有做盗版包包的,有在东门搬布匹的,但无一例外,他们挣了几十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修小洋房。

那会我劝他们,花几十万在老家盖房子,还不如在城里买一套,但没一个人听我的。

特别是姑姑、伯伯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觉得去城里买房喝水都要花钱,没钱就得喝西北风。

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案例有两个:

一是舅爷家,70年代出了两个大学生,还都在市里当官。结果舅爷去儿子家住几天,却遭儿媳妇嫌弃。在给邻居介绍时都说是老家亲戚,而不说是自己公公。

另一个案例是,老家院子里有个邻居,在外面挣了几千万,结果他父母都宁愿住在农村。

结论就是,别人儿子当官发财了,老人都不去城里住,你一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还跑去城里开洋荤?

总之,城里的“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狗窝”。

05

昨天看了《南风窗》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南风窗:这才是农村的核心问题》。

文章讲了很多关于农村凋敝和中国城镇化的大道理,这里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我只说老人拒绝进城这个问题。

看完文章,我的理解就是,许多农村老人适应不了现代化,拒绝进城,这是正常的,我们不必过于惊讶或恐惧。

他们的子孙会快速适应城镇化。虽然老人不进城,但村村通公路、通网络、通电商,这些传统的,新的基建会很快覆盖农村,从而让老人们融入现代化生活。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交通便利了,即便我们在深圳,也能几个小时就回到老家。平日里更能通过视频与父母聊天,通过快递给爸妈寄东西。未来,农村连上5G,淘宝等电商进村,老人们玩起拼多多、抖音,说不定比我们还溜。

06

每年都有很多人吼着逃离深圳,他们想回老家,住大房子,种菜养花,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但现实很残酷,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被卷入城镇化、现代化的大潮。

就算你逃离了深圳,又能怎样?没挣到足够多的钱,又有几人能过上与世无争,潇洒快活的日子呢?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拒绝进城的人,会被抛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