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建制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绮丽多姿。有山高水长的白云飞瀑,佳山丽水的秀峰景色和波光粼粼的碧溪湖光;有古风十足的瑞光塔、风雨桥和民俗浓郁的凤溪古民居,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广西的东北部,走进富川境内,不仅有古村落、民宅、石桥、牌楼、城堡映入眼帘,当地的美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
朝东米豆腐
关于富川米豆腐的传说,有的人说米豆腐的发明在远古时代,。以前在洪水泛滥成灾时,神农氏为了调动老百姓筑坝抗洪,把大米磨成浆状,加水熬煮成糊糊充饥,有一天,伙房把石灰水当成米浆倒到锅子里面煮,又这些糊糊装到筛子里面,不久就凝成坨坨,后来百姓取名为米豆腐。朝东米豆腐,食用方便,冷热皆可;热食主要是煮了吃,里边放点酸菜,味道鲜美;冷食主要是凉拌,加上各种作料,特别是酸水,味道清爽酸辣。
富川脐橙
富川脐橙以其色泽鲜艳,肉质脆嫩、风味浓郁、蜜甜、无核、化渣等极佳品质而闻名,富川人很多年前就开始种脐橙,经历了35个春秋。脐橙果形呈鹅蛋形,橙色鲜艳,果肉脆嫩,入口化渣,汁多,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C,果实色、香、味优于其它柑桔品种而誉为“柑桔皇后”。
果条
富川果条是用糯米做的,做之前要先把糯米用水泡一个晚上,晾干水分,然后拿去用机器打成粉状,“果条”在富川那是家家都有的一种比较普通的小吃,一般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才做的,在富川,过年都要有“果条”,拜年走亲戚的时候,都会互相送自己家做的果条。
富川汤圆
来富川做客的朋友,一定不要忘了尝尝富川的汤圆,本地叫团子粑粑。富川的汤圆跟市场上的汤圆不一样,比市场的更为复杂一些。在制作过程中,糯米碾成糯米粉的时候是要加石榴皮或是四季青叶子。米粉的颜色会变成淡黄色。所以汤圆的颜色和市场上的也不一样。吃的时候口感特别好,特别有韧性。
酸辣鱼仔干
鱼仔干产自富川碧溪湖,用渔网捕捞,柴火烘烤干。然后用青椒、红椒、洋葱、姜片、豆豉、蒜头(拍碎)、花生油、米酒、盐、糖、鸡粉等做佐料,鱼仔干与黄豆、萝卜酸一起炒熟,口味咸鲜,酸辣适中,老少适宜。
富川城北汤面
说起城北汤面,人们皆不知晓起源何时,但都公认其有三绝:汤水鲜、面条爽、卤菜香。在煤球炉子上的高腰不锈钢桶里,用大块的猪面颊骨、猪筒骨熬制的汤水酽浓乳白,清香扑鼻;案板上堆成小山似的面条也不是市面上卖的普通面条,而是摊主现和现擀的湿面,特筋韧特爽滑。
尤其吸引食客眼球的,是旁边那一大木盆泛着油亮、热气腾腾的卤猪tou皮、卤响嘴、卤猪脚,据说用了八角、香茅、甘草、桂皮等近十种中草药,文火焖制数小时才端出台面的。该煮面了,但见摊主抓一大把面条丢进滚水锅里,一双长竹筷三拨两搅,然后捞进已加了卤汁的大瓷碗里,撒入几丁葱花,舀一大勺切成丝条状的卤肉,浇上一小瓢滚烫的骨头汤即可大快朵颐。
小桌上的酸菜、红糟辣、萝卜干等佐料依个人口味自行夹取。那香,那辣,那热,由不得你不满嘴生津、食指大动,待吃得眼中发热,脑门冒汗,一阵晨风拂来,真是神清气爽、心满意足矣。偶尔还能吃上手擀面哦。
富川除了美食,当地的瑶族在迎接村寨的集体客人或十分重要的单个客人时,都要设“三关酒”迎接。瑶族在接待客人光临前,就把一只灌满酒的葫芦挂在堂屋门背后,等待客人将近大门时,立刻斟酒一碗,迎上前去,一手搭在客人肩上,一手递到客人面前,要求客人喝进门酒,客人应毫不迟疑喝干。“进门酒”之后,还将在前往主人家中的路上设两关,饮过之后主人全家便都要出来迎客进屋。
朴实的民风,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你流连忘返,喝下的酒都是甜的。喝了不上头的酒,瑶族是至今还仍然保留独特风俗的少数民族之一,尝一尝瑶族的美酒,感受下瑶族的独特风情无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