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医生,今天的内容您一定感兴趣,这可能关系这孩子一整个秋天!
秋天越来越近,虽然现在很多地方还很炎热,但是早晚的温差已经大了起来,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地区,很多孩子鼻炎、咳嗽已经开始发作了。
因为秋季干燥,一旦防护不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这种干燥状态很容易转变成燥邪侵害人体,不但容易引动外感,还容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所蓄积的内热,对鼻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更是难过。
中医认为,秋季在五行中属于金,金对应的脏腑为肺,加上孩子肺常不足,所以秋季很多孩子容易发生肺系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干咳(甚至一直咳)、咽喉肿痛、口干唇裂、大便干结、容易流鼻血等,这些症状都是肺燥而饮火上升的表现。
秋季多燥病,邪气以燥邪为主,而这种邪气也是导致肺燥上火的罪魁祸首。因此要防范秋季燥邪致病,养肺、润肺是关键,今天王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易行、便宜好用的养肺、润肺的方法,都是药食同源,医院都不给你开,但是我们临床医生经常用,大人也是合适的。
润肺饮:
中医针对燥邪的治疗原则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因此我们可以用生地、麦冬、党参各6g泡水代茶饮,这个方法对于秋天气候干燥所造成的阴虚津亏、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肺燥咳嗽、汗出虚脱、口干舌燥、体虚乏力有着非常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便溏者不适宜使用)。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这些症状是,我们可以一周喝1-2次作为预防和养肺,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肺燥的症状,则每味药可以用到10g,并且连续喝3-7天(如果没改善需要及时就医)。
以下是用量:(每天喝3-5次)
1~3岁的孩子每次喝10毫升。
3~5岁的孩子每次喝20毫升。
5~7岁的孩子每次喝30毫升。
7岁以上的孩子每次喝30~50毫升。
其中生地有凉血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党参具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补脾气的功效。
当然,除了中医的一些小方法,家长在日常中一定要少吃凉食,多喝水,可以适当吃一些有润肺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苹果、银耳、莲藕等,如果空气湿度较低时,可以适度给房间加湿。(尤其是北方)
当然,如果孩子鼻炎复发、腺样体肥大在50%以上,我都有办法帮助到你,接下来再和大家分享一则案例,缩小孩子腺样体肥大,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的门诊案例:
上个月一位4岁半的小患者,黄某,妈妈带着孩子找到我看诊,别看这个孩子才4岁多,但是腺样体肥大一年了,经常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腺样体面容特征。
家长在当地断断续续用中药调理了2个月,目前停了一段时间,症状还是反复,再次检查腺样体肥大4/5,建议手术治疗,经过一位家长的介绍找到我寻求帮助。
主要表现:这个孩子第一眼就是体型比较肥胖,日前打鼾严重,伴有鼻塞、张口呼吸,结合他的舌质淡红、苔厚腻等症状,辨证属于食积夹滞、脾虚痰阻的症型。
治法:清热消积、健脾燥湿、化痰散结。
开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莲子、焦山楂、焦神曲、炒莱菔子、莲子、黄连、厚朴、淡竹叶、连翘、辛夷、生牡蛎、浙贝母、甜叶菊、炙甘草。
方中焦山楂、焦神曲、炒莱菔子消食化积,尤其山楂善消肉食;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合法半夏可下气消痰、利水谷,以此来解决孩子痰湿问题;
茯苓、白术、莲子以健脾除湿,脾健则痰湿、积食自消,以绝生痰、积食之根源;
黄连、淡竹叶以清中焦之热,而防积久化热;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再配以连翘、生牡蛎加强清热软坚的功效,浙贝母化痰散结;炙甘草调和脾胃。
此外,方中使用了黄连,这种药材的味道可能较为苦涩,对于幼儿来说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我添加了甜叶菊,以调和药物的口感,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结果也比较明显,孩子服用了14剂,家长跟我说孩子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改善,家长感觉孩子的精神状态比之前好多了,简单来说就是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了。接着,我调整方剂继续治疗,希望腺样体肥大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并且改善孩子体质。
总结:
目前,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数量还在增加,作为家长,我们对此的了解仍显不足,有时甚至感到无能为力,这可能导致错过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引发腺样体面容、身高和智力等方面的并发症。
那么,腺样体为何会肥大呢?除了遗传和外部因素之外,主要还是由于脾胃虚弱、容易积食。这类患儿在我的临床中非常常见。腺样体肥大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孩子“虚实夹杂”,此时他们更易受到外界病邪侵袭。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从病因着手,同时改善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再结合缩小腺样体肥大的中药,通过“标本兼治”的原则,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根据我的方法指导下,大多数家长反馈恢复情况非常不错。
声明:此文目的在于传承中医育儿,无不良引导,用药需经医嘱。感谢您的阅读?
END
#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