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江湖风波又起,腾讯鹅诉讼老干妈,老干妈被冻结上千万资产,新闻通稿瞬间刷爆屏幕,可能很多人都在想,庚子年见怪不怪,就连老干妈也变成老赖。
本是一间法律纠纷,法院冻结资产的操作,从法理上讲,也并无不妥。但是全网大V齐齐转发的阵势,愣是想要把一件法律纠纷变成一场全民参与公共事件。广大网民纷纷侧目,老干妈是不是要栽了,赫赫有名的老干妈啊!这么有钱还拖欠营销费用,实在不应该啊,你看法院都采取行动了。
结果第二天老干妈方的回应,让鹅和吃瓜群众都大跌眼镜。老干妈直接发文通报说,自己从来不和鹅合作过。你说的什么广告的事我一无所知啊。
很多网民纷纷表示认同,是啊你看毕竟这些年,老干妈什么时候请过明星代言。更别说投在一个非常小众的qq飞车上呢,这怎么看消费者和受众都不太匹配么?
更何况老干妈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催收过。老干妈,大家公认的聚有钱的企业,创始人公开表示过,不欠别人款,也不让别人欠自己款。据说年老干妈营收破50亿,怎么看也不会为这点钱跑路。而且,老干妈也报警了,表示,根本没和腾讯广告合作过,鹅啊你受骗了。并且出了警方通报。
声明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正常情况下不是先得发催收信,发律师函(要知道一个律师函就能得吓退多少小微企业),再发催收信,再发律师函,双方法务部门拉扯上几回,再齐齐打到法院,要个公道,然后新闻见报,大家才知道这事。还是现实比较精彩,鹅的行动超快,平地一声雷,通稿满天飞。千万资产瞬间冻结。传说中的南山必胜客,看来绝非浪得虚名。行动力超强。不像现在我们大多人,都特别拖延症,干什么事呢,能拖绝不跑。
本想借风使舵,一石二鸟,把这件事弄成一次大型公关案例,谁料事情有变。老干妈出通报否认了,并且说这是一起诈骗案,自己只是无辜躺枪。
事情这就尴尬了,鹅也懵了,那股乘破风浪的劲瞬间没有了,瞬间变成了一只憨憨鹅。风向和表情变化的非常快。“萌给笑脸,猛给笑脸”。
毕竟假如如果万一,老干妈反手一拳,告一个商誉受损,哎呀呀怎么了得啊?!
来自一个大老板字节跳动某副总裁在个人号上评论:“基础事实都没有调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启用公检法手段,竟然还成功冻结了对方万元,说明这家公司已经形成了用公检法打击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维,而且简化到连调查都懒得调查了。”
到底是不是公检法手段用得太顺溜了,我们这些小民小百姓不知道。腾讯,南山必胜客,从这么江湖气的名字看,不像是浪得虚名。并且试想一下,假如被冻结的是一家不知名小企业,瞬间被冻结这么多资金,再搭上动辄几个月的官司,这公司不死也得半条命没了。
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台面上的事情看起来是这样,台小的事情,谁知道呢?!一千多万的合同,从市场部来说,找人接触,对接,来回确认创意,确认方案,敲定执行,这里面每一个都得一项一项的敲定确认吧,这么大的项目,怎么看最少也得持续半年的时间了。笔者也在广告类公司爬过好几年字,也没上升到跟客户谈这么大项目的地步,也没有捞个公司总监什么的职位(泪!)。
万流水,再转手卖出很多游戏礼包变现,也得需要不少客户渠道吧。某种意义上,这三个假冒公章的人,怎么也算是市场部的人才了。
另外,你再细细品下,这几个人怎么也得见过老干妈的公章吧,不然怎么知道那个公章是圆的是方的呢?没见过真的,怎么造出假的来啊。
现在看来,事件本身还有太多谜团。以后万一腾讯能够证明这三个诈骗犯跟老干妈有曾经的关系,比如曾经是老干妈的经销商或者曾经是老干妈的员工,憨憨鹅会不会再次雄起,继续网络上雄起呢,毕竟都是挺大挺有钱的公司?一边是市值接近5万亿的大企鹅,一边是50亿的老干妈,神仙们要打架还是会握手言和呢,吃瓜群众们,切块西瓜做好小板凳,等着看热闹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