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钱钟书论九歌之反经失常诸喻
TUhjnbcbe - 2024/2/28 16:23:00

《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札记第五则

钱钟书论《九歌》之“反经失常诸喻”

文/周敏

《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第五则《九歌》(三),副标题为“反经失常诸喻”。

一、

《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意思是,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芙蓉花采撷。

屈原《九歌》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薜荔是攀援或匍匐灌木,生长在地上,水中绝对没有;芙蓉是荷花,生长在水中,地上绝对没有。池无薜荔,山无芙蓉,因此,想于池中取薜荔,山上采芙蓉是万万办不到的。

钱钟书把办不到说得很艺术,他以诗解诗,拿韦应物《横塘行》“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能成?”和元稹《酬乐天》“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来解读屈原《湘君》这两句诗,说明诗中所言乃不可能之事。

“经”、“常”就是现实和自然,“反经失常”之事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这类事情只能在人的设想中存在,在现实中是没有的,也不可能发生。

钱钟书把屈原做诗常常设想不可能之事称为“反经失常之喻”。

我查阅了修辞学,迄今为止,尚无“反经失常之喻”的阐述和研究。我以为,这是钱钟书的又一新发掘、新贡献。

我认为“反经失常之喻”属于借喻的一种。

大家知道,比喻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如、像、是等等)构成。姑娘像花儿一样,姑娘是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花儿是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喻体)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在句中均不出现。

“反经失常之喻”就是这样一种借喻。

“反经失常之喻”和其它借喻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来打比方的喻体不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和情况,而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是人的一种设想。

二、

钱钟书把屈原《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这个“反经失常之喻”简称为“采荔搴芙之喻”。

屈原此喻的含义何在呢?

王逸对屈原在不同诗中所用的“反经失常之喻”多有注解,钱钟书对此进行了探讨。

其一:

王逸注解《湘夫人》“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夫鸟当集木颠而言草中,罾当在水中而言木上,以喻所愿不得,失其所也。”解尚未的。

王逸说,屈原“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是比喻自己因小人谗害被免职流放,使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无从实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明珠暗投了。

钱钟书对王逸这一解释并不满意,认为这一解释没有击中靶心,没有把握屈原的真意。

其二:

王逸对屈原另一句诗“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的注解:

“麋当在山林而在庭中,蛟当在深渊而在水涯,以言小人宜在山野而升朝廷,贤者当居尊官而为仆隶”。

王逸这里将屈原诗意解为阮籍所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小人当道,君子遭弃。意思是,树上开出了荷花,水中生长出树果,世道颠倒了。

钱钟书认为王逸此解“颇悟其旨,惜未通‘鸟’、‘罾’两句”。即王逸此解应该已领悟到了屈原的心意,可惜王逸没有一以贯之,对《湘夫人》“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没有做如此解释。

钱钟书认为,其二所述的王逸注解对屈原心意的把握更准确。屈原已清醒地认识到他的遭遇并不是个人的偶然不幸,而是君王昏聩、社会黑暗的必然结果。换言之,钱钟书认为,屈原“采荔搴芙之喻”等的真意,不是怀才不遇的自怨自艾,而是对小人居高位,君子沉下僚这个黑暗现实的极度愤懑和无情鞭笞。钱钟书认为王逸对“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的注解也适合于“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这才是屈原想表达的真意。

三、

钱钟书指出,“反经失常之喻”不仅在屈原诗中有,在其它场合还有很多,说明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修辞方法。

1、“西方诗歌”之例

西方诗歌题材有叹“时事大非”、“世界颠倒”一门,荟萃失正背理不可能之怪事,如“人服车而马乘之”,“牛上塔顶”,“赤日变黑”,“驴骑人背”,“牲宰屠夫”之类,以讽世自伤。海涅即有一首,举以头代足行地、牛烹庖人、马乘骑士等为喻。

钱钟书最后关照一句:此类不可能之事,无异屈原“倒上以为下”之感慨。

2、“杂家”之例

《太玄经-失》之次八:“雌鸣于辰,牝角鱼木

意思是,雌鸡打鸣。牝长角,鱼上树。

《更》之次五:“童牛角马”

意思是,牛头上无角;而马头上长角。

王建《独漉歌》:“独漉独漉,鼠食猫肉”

意思是,老鼠吃猫肉。

这些都是“反经失常之喻”,它们和“采荔搴芙之喻”机杼悉合。

3、情诗之例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槌浮,直待黄河澈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意思是,情侣发誓不可能背叛爱情,除非出现上述不可能发生的反经失常之事。

张籍《白头吟》:“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英国诗人亦咏实命不犹,有情无望,待天堕地裂,好事当成。

意思是,爱情已去,回心转意已无可能;如若回转除非出现那些不可能发生之事,如菖蒲开花,月亮长圆而不缺,天崩地裂等等。

有情之语,是设想不可能之事或许确无可能,情失之言,是设想不可能之事或许有可能发生。

4、史籍之例

《燕丹子》秦王不许太子归,曰:“乌头白,马生角,乃可!”

意思是,想让太子回来,除非乌龟的头是白色的,马头能长出角来,才行。

《论衡-感虚》作:“日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

意思是,除非落日返回中天,天上飘落粟米,乌龟出现了白头,马头长角,木雕人像长出如动物一样的肉脚。

5、戏曲之例

英国名剧中霸王云:“欲我弭兵,须待天止不运、地升接月”。

意思是,要我收兵,除非天地不再旋转,地球升天与月球拥抱。

元曲《渔樵记》第二折玉天仙嗤朱买臣曰:“投到你做官,直等的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目斩]眼,北斗打呵欠!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蚁子戴着烟毡帽,王母娘娘卖饼料!投到你做官,直等的炕点头,人摆尾,老鼠跌脚笑,骆驼上架儿,麻雀抱鹅蛋,木伴歌生娃娃!”

意思比较明白,意象较多,恕不赘叙。

6、禅话之例

《宗镜绿》说“不可思议”:“日出当中夜,花开值九秋”,“红埃飞碧海,白浪涌青岑”;

意思是,半夜出太阳,三九天春花烂漫,碧海里红尘滚滚,青山上白浪滔天。

《五灯会元》:“木鸡衔卵走,燕雀乘虎飞”;“秤锤井底忽然浮,老鼠多年变作牛”。

意思是,木制的鸡衔蛋而走,燕雀骑着老虎飞奔,秤砣从井底漂浮上来,老鼠多年变成水牛。

《大般涅槃经》:“毕竟无,如龟毛兔角”。

意思是,毕竟没有的事,就像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

可见,“反经失常之喻”在古籍中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中的一朵奇葩,但至今在修辞学大殿尚无一席之地。钱钟书的发掘、研究和发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也是对修辞学的重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发扬光大。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附录:《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第五则《九歌》(三)

五九歌(三)反经失常诸喻

《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注》:“言己执忠信之行,以事于君,其志不合。”按所谓“左科”,详见《焦氏易林》卷论《小畜》。盖池无薜荔,山无芙蓉,《注》云“固不可得”者是,正如韦应物《横塘行》所谓:“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能成?。或元稹《酬乐天》所谓:“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湘夫人》:“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注》:“夫鸟当集木颠而言草中,罾当在水中而言木上,以喻所愿不得,失其所也。”解尚未的。夫鸟当集木,罾当在水,正似薛荔生于山,芙蓉出乎水也;今乃一反常经,集木者居藻,在水者挂树,咄咄怪事,故惊诘“何为?”。与下文“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相贯。采荔搴芙之喻尚涵自艾,谓己营求之误,此则迳叹世事反经失常,意更危苦。王注“麋”、“蛟”二句云:“麋当在山林而在庭中,蛟当在深渊而在水涯,以言小人宜在山野而升朝廷,贤者当居尊官而为仆隶”;颇悟其旨,惜未通之于“鸟”、“罾”两句。《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钩为轻”;《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错乱颠倒之象,寓感全同。西方诗歌题材有叹“时事大非”、“世界颠倒”一门,荟萃失正背理不可能之怪事,如“人服车而马乘之”(horsesrideinacoach,mendrawit),“牛上塔顶”,“赤日变黑”,“驴骑人背”,“牲宰屠夫”之类,以讽世自伤。海涅即有一首,举以头代足行地、牛烹庖人、马乘骑士等为喻;无异屈子之慨“倒上以为下”耳。

[增订四]当世有写中世纪疑案一侦探名著,中述基督教两僧侣诤论,列举“世界颠倒”诸怪状,如天在地下、熊飞逐鹰、驴弹琴、海失火等等。一僧谓图绘或谈说尔许不经异常之事,既资嘻笑,亦助教诫,足以讽世砭俗,诱人弃邪归善;一僧谓此类构想不啻污蔑造物主之神工天运,背反正道,异端侮圣。盖刺乱者所以止乱,而亦或可以助乱,如《法言吾子》所云“讽”而不免于“劝”者。谓二人各明一义也可。

贾生吊屈之“方正倒植”云云,本出祖构,姑置不论。他如《太玄经失》之次八:“雌鸣于辰,牝角鱼木;测曰:雌鸣于辰,厥正反也”,范望《解》:“《尚书》曰:‘牝鸡无晨’,此之谓也;牝宜童而角,鱼宜水而木,……失之甚也!”(参观《更》之次五:“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或王建《独漉歌》:“独漉独漉,鼠食猫肉”;机杼悉合。情诗中男女盟誓,又每以不可能之事示心志之坚挚(参观《毛诗》卷论《行露》),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槌浮,直待黄河澈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增订四]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一0七首“弹尽三弦诉可怜”云云,自注:“旧有谣曰:‘倡家妇,若有情,月尾三十见月明,团团鸡卵成方形。”正取“不可能事物”为喻。黄氏笔妙,译词俨若吾国古谣谚矣。

此亦西方情诗中套语。彭斯(Burns)名什(“0myLove’slikeared,redrose”),苏曼殊译为《颖颖赤墙靡》者,即云:“沧海会流枯,顽石烂炎熹,微命属如丝,相爱无绝期”(Tilla’theseasgangdry,mydear,/Andtherocksmeltwi’thesun);拜伦尝厌其滥恶,排调尽致。作者或与故为新,从反面著笔,如张籍《白头吟》:“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英国诗人亦咏实命不犹,有情无望,待天堕地裂,好事当成(unlessthegiddyheavenfall,/Andearthsomenewconvulsiontear)。一欲不可能之确无可能,一冀不可能之或有可能,因同见异。情人正缘知其事之不可能,故取以赌咒;至于“世界颠倒”,则向谓为不可能者竟尔可能,“千钩”居然轻于“蝉翼”而得泛泛“水面”矣。《史记刺客列传》“亡归燕”句下《正义》及“太史公曰”句下《索隐》、《正义》皆引《燕丹子》秦王不许太子归,曰:“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论衡感虚》作:“日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元秘史》卷二脱朵延吉儿帖不从老人谏云:“深水干了,明石碎了,不从他劝”;英国名剧中霸王云:“欲我弭兵,须待天止不运、地升接月”(Whenheavenshallceasetomoveonboththepoles,/Andwhentheground,whereonmysoldiersmarch,/Shallrisealoftandtouchthehornedmoon)。枭忍之心与旖旎之情,阳刚阴柔虽殊,而专固之致则一,故取譬如出一辙;苟以“乌头白”、“明石碎”等为《子夜》、《读曲》之什,无不可也。元曲《渔樵记》第二折玉天仙嗤朱买臣曰:“投到你做官,直等的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折(加目旁)眼,北斗打呵欠!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蚁子戴着烟毡帽,王母娘娘卖饼料!投到你做官,直等的炕点头,人摆尾,老鼠跌脚笑,骆驼上架儿,麻雀抱鹅蛋,木伴歌生娃娃!”事均不可能,而儿女要盟用以喁喁软语者,夫妇勃豀乃用以申申恶詈焉。正犹世界颠倒之象,志士如屈子、贾生所以寄寓悲愤,而笑林却用为解颐捧腹之资耳。如《太平广记》卷二五八引《朝野佥载》嘲权龙襄诗:“明月昼耀,严霜夜起”;《北宫词纪外集》卷二《商调梧叶儿嘲人说谎》:“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瓦垄上宜栽树,阳沟襄好驾舟”;相传《荒唐诗》:“极目遥听欸乃歌,耳中忽见片帆过,鲤鱼飞到树枝上,波面何人跨黑骡?”又“竹鞋芒杖快遨游,一叶扁舟岭上浮,长笛敷声天欲睡,有人骑犬上高楼”;吾乡儿歌有:“亮月白叮当,贼来偷酱缸;瞎子看见了,哑子喊出来,聋声听见了,蹩脚赶上去,折手捉住了!”;西方成人戏稚手,亦谓曾目击石磨与铁砧浮河面、船张帆行山头、牛卧高屋瓦上、一兔疾走,盲人睹之,瘖人大呼;跛足追奔捕得。磨砧泛河与秤槌浮水、牛卧屋顶与牛升塔颠,皆无以异;“鲤鱼飞上枝”又肖《五代史补》卷二载江南童谣“东海鲤鱼飞上天”。而忽谐忽庄,或嘻笑,或怒骂,又比喻有两柄之例矣。禅宗公案,伐材利用。如《宗镜绿》卷二五、卷四一说“不可思议”:“日出当中夜,花开值九秋”,“红埃飞碧海,白浪涌青岑”;《五灯会元》卷九韶州灵瑞答俗士:“木鸡衔卵走,燕雀乘虎飞,潭中鱼不见,石女却生儿”;卷一0僧问:“古德有言:‘井底红尘生,山头波浪起’,未审此意如何?”光庆遇安答:“古今相承,皆云:‘尘生井底,浪起山头,结子空花,生儿石女”;卷一一风穴延沼:“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卷一二昙颖达观:“秤锤井底忽然浮,老鼠多年变作牛”,又道吾悟真:“三面狸奴脚踏月,两头白牯手孥烟,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增订三]《五灯会元》卷一六天衣义怀章次:“无手人能行拳,无舌人解言语。忽然无手人打无舌人,无舌人道个甚至?”卷一九杨歧方会章次:“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海洋里遭火爇。”

余不具举。释典常以“龟毛兔角”为事物必无者之例,如《大般涅槃经憍陈如品》第二五之一论“世间四种名之为‘无”,其四曰:“毕竟无,如龟毛兔角”。禅宗始以此类话头为参悟之接引,所谓“其上更无意义,只是一个呆守法,麻了心,恰似打一个失落一般”(《朱子语类》卷一二四、一二六),“一则半则胡言汉语,觑来觑去,绽些光景”(大慧《正法眼藏》吴潜《序》)。尝试论之,《庄子天下》篇斥惠施“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罗列其诡辩诸例。治名墨之学者,自别有说;而作词令观,乃“不可能”、“世界颠倒”之类,“其言也不中”亦即“胡言汉语”而已。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之于“山无陵、天地合”,“埃飞碧海、浪涌青岑”;“卵有毛”,“鸡三足”、“犬为羊”、“丁子有尾”之于“乌头白、马生角”、“龟毛兔角”、“三面狸奴,两头白牯”,“鼠变牛”、“人摆尾”;波澜莫二。此皆事物之不可能(physicalimpossibility),与实相乖,荒唐悠谬也。如“今日适越而昔来”、“狗非犬”、“白狗黑”等,乃更进而兼名理之不可能(1ogicalimpossibi1ity),自语不贯,龃龉矛盾矣。前者发为文章,法语戏言,无施不可,所引《九章》以下,各有其例。后者只资诙谐,如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七《徐无鬼》:“既谓‘夜半无人’,又谁为斗?既谓‘不离岑’,又谁在舟中,怨又何处造乎?此何异‘空手把锄头,步行又骑水牛’哉?”(二语出傅大士《颂》,见《五灯会元》卷二);《咄咄夫增补一夕话》卷六《未之有也》诗:“一树黄梅个个青,响雷落雨满天星;三个和尚四方坐,不言不语口念经”;或英国旧谐剧(burlesque)排场(prologue)云:“请诸君兀立以安坐,看今昼之夜场戏文”(Youwhostandsittingstilltohearourplay,/Whichwetonightpresentyouheretoday),以及所谓“爱尔兰无理语”(Irishbufll)与小儿“纠绕语”(tangle-talk)。启颜捧腹,斯焉取斯。言情诗歌多“方正倒植”、“毕竟无”、“未之有也”之喻,谈艺者所熟知,然未尝触类而观其汇通,故疏凿钩连,聊著修词之道一贯而用万殊尔。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钟书论九歌之反经失常诸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