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机械行业周报:智能装备长期成长明确
法国经济、生产振兴和数字经济部8日向媒体透露,欧盟委员会当天批准了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包括两台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投资总额约260亿美元,由法国电力集团控股且负责建成后运营,持股份额为45%至50%,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约30%至40%,负责施工,法国阿海珐核电集团持股10%,提供反应堆。
节前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日前拟定首批4个共计逾1000万千瓦沿海核电项目的开工安排,其中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有望成为首个获准启动的新项目,其他为辽宁葫芦岛徐大堡一期、广东陆丰一期和辽宁大连红沿河二期。
我们年初到现在持续看好核电板块,尤其是三季度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四季度会真正进入核电行业的蜜月期,并且这个蜜月将至少有望从今年四季度持续到明年全年,核电是可以贯穿整个2015年的大主题。"走出去"值得期待。我们认为:国内核电项目重启后,后续核电装机规划的调整以及项目核准及开工的节奏直接影响核电板块相关投资标的的选择以及空间判断。我们判断,2014年和2015年为已开工核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以及新开工项目数量的第一高峰期,十三五内陆核电的放开将打开成长空间且迎来第二高峰。
从投资上看,核电项目重启及"走出去"战略将带来整个板块估值提升;实际受益次序上看,长周期设备早于短周期设备,但短周期设备弹性更佳。建议重点关注丹甫股份、久立特材、中核科技、应流股份、东方电气、中国一重等。此外,重点关注持续推荐的余热发电合同能源管理首选标的天壕节能。
轨道交通:铁路"十三五"规划及"走出去"将成为2015年铁路板块投资主线。
本周铁路板块利好频出,申万铁路设备指数周涨幅达7.95%,南北车、永贵电器等表现活跃。"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10月13日李克强总理访俄期间,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铁全长超过7000公里,预计投资超1.5万亿人民币,计划优先修建的莫斯科-喀山段全长803公里。10月16日墨西哥交通部16日发表声明,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的财团成为墨西哥一条高铁建设工程项目的唯一竞标者。这条计划修建的高铁全长210公里,将连接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罗州的中心城市,计划投资43亿美元,预计今年12月开工,2017年运营。此外省际高铁可能成为铁路"十三五"规划思路重点。今年新建成的铁路里程预计在五六千公里左右,到年底高铁里程有望达到1.6万公里左右,提前实现2008年调整后的2020年高铁规划目标。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投资数据来看,今年1-8月铁路投资3355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年要完成8000亿目标,下半年投资或将加速。各省正在争取在"十三五"甚至"十二五"最后一年动工的省际铁路将成批出现。我们认为,从铁路设备板块的投资驱动力来看,常规订单对股价影响不大,核心是国家战略的调整,包括投资规划的上调以及影响铁路行业长期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改革(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上调预期已在不断验证和强化过程中(已三次上调至8000亿),且继续上调仍具可能性,设备投资额增至1430亿,同比增长38%。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近期铁总可能性的动车组招标以及"高铁外交"带来的出口业务都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我们继续推荐业绩确定性高且估值便宜的(601299)中国北车和(601766)中国南车,积极关注7月深度报告推荐的(300011)鼎汉技术,以及永贵电器和北方创业。
智能装备:板块热度仍在,但需随时注意回调风险。上周机器人自动化板块整体涨跌幅为-2.14%,而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2.09%。机器人自动化板块投资的逻辑在于人口红利消失、工程师红利显现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长期看好板块。其中,我们尤其看好能够掌握一定核心零部件技术、做到纵向一体化布局的系统集成商。在板块整体高估值情况下,建议重点关注有一定业绩支撑的上海机电、巨轮股份、锐奇股份和东方精工,困境反转型公司慈星股份,以及事件驱动型公司京山轻机、松德股份。目前板块热度尚在,下月初上海国际工业机器人展可能有事件性刺激,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仍可与板块共舞,但我们提醒注意市场风格转变而出现板块整体性回调的风险:2013年初以来,我们跟踪的自动化概念板块(55家公司)总市值由1500亿增加至最高超过3300亿,市值中位数由18亿增加至43亿,其中绝大部分公司仍处于转型初期,机器人自动化业务占比极低,而重点公司14年预测PE大部在50倍以上。
本周是申万机械组合第三期第八周,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推股份、中国卫星、北斗星通、陕鼓动力、尤洛卡、亚威股份、开山股份、杰瑞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