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护士的38种招式值得收藏 http://www.chaoyuen.com/glkp/5593.html人物传记
总第期
◎勇于担当白福厚
朱宏启
“国家,国家,先有国而后有家,若没有国,家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第七大队队长白福厚讲的。白福厚烈士牺牲时仅有28岁,而且,参加抗日斗争只有3年多。但他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令人景仰。特别是危难时刻他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不怕困难的跟我走!”至今仍被人们称颂。
年,白福厚出生在辽宁辽阳县小堡*家屯。年,全家逃荒到了黑龙江省绥滨县福兴区安乐屯落户。少年读了4年私塾,后来,他在家帮父亲种地,17岁做长工,给地主扛活。
日本侵略者强占东北后,满怀抗日救国热忱的白福厚,于年加入陈大凡组织的黑龙江省青年抗日救国军,与日寇作战。遗憾的是,年底,部队战败溃散,白福厚只能返回家乡。由于参加过抗日组织,他成为特务监视的对象。为了掩人耳目,白福厚先是参加了家乡的伪自卫团,后来又到萝北的伪屠旅第三十八团迫击炮连当兵。那个团里有个胡连长是他的亲戚,他认为,这样做自己能免受欺负。白福厚曾放走一个抗日人员,正是胡连长帮忙才使他保住了性命。
年7月,伪屠旅第三十八团调防依兰。由于经常受日军的监视和虐待,士兵们极为不满。中共地下*组织抓住时机,深入到士兵中宣传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的思想。白福厚早有继续抗日的打算,共产*的抗日救国思想,更加激发了他的抗日救国热情,经过缜密的计划,白福厚和叶连长等人,于年9月,带领伪第三十八团迫击炮连和二连余人,携带两门迫击炮、3挺重机枪等全副武装,举行起义,同时,还缴了依兰地区最顽固的大地主王治安的自卫团武装。起义部队全体加入抗联,编入抗联第六军第一师第六团,白福厚被任命为一连长。从此,他走上了*领导的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白福厚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流血,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面。他的英勇精神也极大的鼓舞着战士们的抗日斗志。年8月,李兆麟率第六军教导队向锅盔山转移,途中遭到敌人拦截。白福厚负责阻击敌人,战斗中不幸大腿负伤。他不顾伤痛,带领战友们和敌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打退了敌人,使教导队安全转移。这时,他才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笑着对大家说:“大腿打个眼不算啥!”
艰苦与激烈的游击战争生活,磨炼了白福厚的革命意志,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这年年底,他被提升为第三团团长,经李云峰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
年除夕期间,第一师的部分部队在锅盔山地区活动,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粮食已经断绝。时值严冬,冰天雪地,找不到一点食物,连可以充饥的冻野果也找不到了。饥寒交迫,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有7名战士相继被饥饿夺去了生命。部队几次袭击日伪的矿山守备队,但均没能成功,还伤亡了一些同志。形势日益严重。
困难考验着人们的意志。这时候,有一个人在困难面前屈下了双膝。这个人就是代理师长陈绍斌。他向战士们宣布说:“这个队伍我没法带了,谁愿意离队回家,可以自谋生路,愿意带枪走的也可以,我这个师长不能当了。”
他的话使大家又惊又气又愤怒,许多人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就在这时,在大家迷惑不解和失望的时候,白福厚挺身而出,他对大家说:
“同志们!不要难过,不怕困难的跟我走!我们决不能让眼前的困难吓倒,决不能叫革命半途而废,我们一定要抗日到底!”
他那坚决的态度和那一番掷地有声的话,鼓舞了大家,振奋了大家。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高唱抗日革命歌曲,又继续前进了。
白福厚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部队的领导责任。
他带领大家,终于战胜了困难,度过了饥饿和敌人围追堵截重重难关,安全地辗转来到了绥滨。这时,冰雪已经消融。
绥滨是白福厚的家乡,当队伍路过他家的村子时,同志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说敌人正在追击我们,这里不能久留,带领队伍迅速地离开。他连妻子和孩子也没能看上一眼。
不出白福厚所料,队伍没走出多远,敌人就从后面追了上来。白福厚指挥队伍边打边撤,天黑时,撤到松花江边。前面是汹涌的江水,后面是凶恶的敌人,队伍已无路可走了。白福厚看了看大家,说:“我们在这里要与敌人决一死战,就是投江也不当俘虏!”大家一致表示,要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说来也巧,这时,江面上划来了一只装柴草的大木船,船工听说是抗联部队,便卸下柴草,迅速将大家送到了对岸。等到敌人追至江边,只能望江兴叹了。
年的10月份,白福厚带队来到鹤岗地区,袭击了梧桐河金矿伪警队,又经过多次战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大伊吉密河找到第三路军指挥部,见到了李兆麟。他历尽艰难困苦,终于保住了第一师这支骨干力量,并且安全地回到了总指挥部。
年春,白福厚所部被编入抗联第三支队,他任第七大队队长,率队转战于德都、嫩江、讷河等地。秋季,他带领部队参加了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和支队长王明贵指挥的攻打克山县城的战斗。他带队经过激烈巷战,冒着枪林弹雨,率先攻占伪县公署,击毙日伪警察20多人,俘虏多人,炸毁汽车3辆,缴获迫击炮4门,步枪多支,子弹1万余发,还解救了多名被关押的劳苦群众。随后,他又随同三支队参加了攻打北兴镇、通宽镇、通南镇、罕达气、阿荣旗、拉哈、科洛站等战斗,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年3月13日晚,白福厚带领部队在从毛兰顶子向孙吴县辰清车站转移途中,与日军本原讨伐队遭遇,激战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年9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白福厚为全国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白福厚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民族在义为重,不向困难低头,危难时刻勇于担当重任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作者简介: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
年1月7日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万字。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齐鲁诗词(网)文化传媒"编委
:朱宏启、刘忠友、卢素兰:王书灵:管永、卢素兰、刘凤琴、孙美瑛、陈红军、陈建利、刘顺萍、孔德平管永:草原魂?创作室(内蒙)卢素兰:荆楚风?创作室(湖北)刘凤琴:长白情?创作室(吉林)孙美瑛:忆江南?创作室(江苏)陈红军:医馨园?创作室(河北)陈建利:陕北情?创作室(陕西):刘廷才(龙山愚翁)投稿须知弘扬国粹,搭建平台,展示原创,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杂谈曲辞,史记剧本,游记摄影筹,体裁不限,宣传正能量。个人专辑:体裁不限,附作者简介(字之内)及照片一张。文责自负。:十元内(含十元)为平台运行用,十元以上70%为作者稿酬,30%为平台,一周后结算,一周后赞赏不再发放。投稿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