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连河风景区的水 [复制链接]

1#

向导带着我们刚走进景区,一股湿气与雾气扑面而来,明显形成了这个地域的小气候。

在一个景区里,能看到有无数条各种姿态的瀑布,这就是黄连河风景区,它以瀑布群为主,有三个一组,有单个直流,与我曾经游过的马岭河峡谷看到了瀑布不同,马岭河需要在谷底冲浪般地经过瀑布身边,它们都是挂在你头上的,因水激浪大,一闪而过,虽然也是上百条瀑布,但眼前是天旋地转,而黄连河观瀑则是不费力地穿过一条条山路,瀑布作为背景,因冬日无人,你可以静静地欣赏,无人抢镜头,按理説现在是冬季枯水季节,不该是观瀑布的季节,向导説,这得异于大关几代人对水资源的利用,目前景区里的水,是从山下提上来的人工水水渠。

这条水渠全程76.3千米,穿行于绝壁之上引水工程,几乎与红旗渠同时修建,也被称为南方红旗渠。听闻于此,我们很快游完景区,去寻找当年的水渠之路。

历史上的大关县城,曾经数易其址。每一次被迫搬迁,都是因为当地难以利用的水资源。关河虽然在山脚下游过,但支离破碎的山体,如何能引水上山?

大关人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山区农业县,水,是全县生死攸关的生存资源。

年,当时的大关县农水局派出水利技术员,对全县水源进行一一勘测,确定了一个稳定的水源地-----海拔米左右,玉碗镇出水洞的九个泉眼。

大关县政府决定,修建一条包括水坝、倒虹吸管、输水隧道涵洞、渡槽等设施在内的人工引水工程。

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关县,修建水利工程的工具只有普通的榔头和竹编的背篓。一项举全县之力进行的工程,就这样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

从一张张并不清晰的老照片上,记录了当年的建设者在万仞绝壁上工作的场景。

大关县多达数万人曾经参与到这项工程当中。他们自带粮食,在深山里安营扎寨,在锄镐叮当和隆隆炮声中进行了长达23年的建设。

在老人们的讲述中,大关县整个出水堰的沟段,实际上就是在那些崖壁上开凿出来的。非常的艰险,它没有路可走。那怎么办呢?就是从山上把人给吊下去,然后慢慢地凿出一个窟窿来,才把炸药给塞进去,是靠这种办法,然后才把这个沟渠炸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牺牲掉了。

这块刻在出水口上方的铭文,印刻着几乎每建设一千米水渠,就有一位大关建设者牺牲的历史。

修建好的出水渠,几乎解决了大关县全县的人畜饮水和田地灌溉问题。

数十年过去,出水堰的流水还在奔腾,出水堰的精神还在继续。

直到年,长达74.8千米的大堰开闸放水,清泉一路欢跳,穿过10条隧道,钻过80多条涵洞,跨过座背水桥,流向两万亩山地,不仅能够解决数万人的饮水问题,还成为黄涟河景区瀑布群主要的景观调节水。

清清河水从我的手尖流过,大关人引水上山的创业豪情,擎起了大关人的精神高度。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交响诗篇。

当你再游美丽的黄连河景区,一定要去看看当年他们修建的出水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