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突兀 [复制链接]

1#

▲版《神雕侠侣》

*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突兀的形象变化是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败吗?

《神雕侠侣》中,*蓉对杨过的猜忌和怀疑是有目共睹的。第三回开篇,郭靖提起芙儿与过儿的婚事时,*蓉便以「芙儿怎么能嫁给那小子」一口回绝,短短一句话就把杨过定位成了出身卑贱的野孩子。

此后,她又因为杨过「脸上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异之色,依稀是杨康当年的模样」而心中生憎,从此不再传授杨过任何心法招式,只想着「莫养虎为患,将来成为一个大大的祸胎。」

诚然,《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他背弃大宋,假领丐帮,残杀五怪,嫁祸东邪,使郭靖含怒离开,延续了三部书的情爱佳话也差点破灭。但仅因杨康的恶,就断定一个心性未定的十一二岁顽童为「祸胎」,把对杨康的恨意和愧疚全部嫁接给了遗腹子杨过,*蓉似乎没了从前伶俐的光彩,却将心胸狭隘展露无疑。

但很多人却认为,*蓉自来生性多疑,自《射雕》时代便是如此,金庸对*蓉的刻画是连续一致的。

有人这样写道:

*蓉从来猜忌就不少,心眼那个多。《射雕》里怕穆念慈爱上郭靖,试图以毁容威胁过穆念慈,虽然后来成了好朋友。郭靖当日为花剌子模满城百姓求情,她认为郭靖爱的是华筝,愤而离去。

但却没有注意到,少女时代的*蓉虽然也多疑,却还没有遗失那颗真诚待人的赤子心。

《射雕》十五回「神龙摆尾」中,*蓉曾以毁容威胁穆念慈,但在得知念慈心属杨康后,*蓉又为她宽慰,又赠她匕首,又传她武功,又邀她同行,她那颗对穆姊姊真挚的心再也没有变过。纵使念慈对大恶人杨康死心塌地,*蓉也没有怪罪过她;

四十回「华山论剑」中,郭靖表示「我与华筝只有兄妹之情」,*蓉也只是嫣然一笑,心下甚喜。她信靖哥哥,因而也信华筝,没有再不依不饶,也不曾迁怒于一对寄托郭靖和华筝少时情谊的白雕;

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自第一次见到*蓉就给她冠上了「小妖女」的歪名,硬要郭靖在师恩深重和情爱深笃间做抉择,又不分青红皂白将五怪的死怪罪给*药师,*蓉对他敬也不是怨也不是。但岳王庙一回,*蓉还是自己步入险境,逼欧阳锋放走了终于明晰事情原委的柯镇恶,直至《神雕》里,柯镇恶和郭夫妇二人共同生活在桃花岛上,*蓉也会教导女儿徒儿要敬重柯公公……

*蓉从来不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但对杨过的不信任和不亲近,却整整延续了一整本《神雕》——

杨过为换绝情丹来到襄阳,*蓉因为杨过神色里的一点古怪就叮嘱郭靖「还是别跟他谁在一房的好,须知人心难测」,一句「人心难测」把界限划分得多么干净清楚;杨过抱走襁褓中的郭襄,*蓉也是登时就忧心道,「芙儿断他一臂,他和我郭家更是结下了深仇,襄儿落入此人手中,这条小命算是完啦。」直到十六年后的杨过突然出现在小女儿郭襄的生活中时,*蓉还是没能忘了多年前的恩怨,心里所想还是「他和你结识,实蓄歹念……只道他深恨咱们郭家,因此要在你身上复仇」……

而杨过,真的就是一个邪念深重的人吗?虽然自幼没有爹娘,没有依靠,没有教化,他却在欧阳峰和小龙女身上学会了爱,在洪七公身上学得了信义,又在为国为民的郭伯伯身上领悟了深明大义……强敌金轮法王来袭时,杨过对*蓉说的那一句「你放心」似是宣告了一个少年自我教化的完成。此后,杨过又因柯镇恶的仗义直言打消了为父报仇的念头,从此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被人颂为「神雕侠」,也算是完成了郭伯伯对他的寄托。

而*蓉,虽然次次都对杨过的恩情万分感激,却也始终没能扫除心中的阴云,与杨过相比,恨与仇在*蓉心中的分量似乎也太重了些。

这位朋友还指出,*蓉对杨过的几次猜忌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像圣母先知一般次次都猜准杨过的邪念和歹心,不能怪*蓉太聪明。但这又无疑以偏概全了,*蓉对杨过的怀疑也不都是对的。

《神雕》十四会「礼教大防」中,*蓉在杨过窗下听杨龙二任对答之言:

小龙女道:“不!为什么要那两个男人来陪你?我要和你睡在一起。”说着举手一挥,将油灯灭了。*蓉在窗外听了这几句话,心下大骇:“她师徒俩果然已做了苟且之事,那老道赵志敬的话并非虚假!”

很多人没有注意的是,《神雕》中*蓉的「黑点」,不止猜忌多疑、缺失风度这一点。

她护短,对长女郭芙一味地纵容。

幼时的郭芙怂恿武家兄弟欺负杨过,致使四人大打出手,*蓉发现后虽是不言不语,却也在心里假定是杨过引起的祸端;长大后的郭芙任性发作,一怒之下斩断杨过一条手臂,*蓉非但不责不罚,反而在郭靖面前袒护女儿,「杨过若不把女儿还给我,我连他左臂也砍下来」……对女儿的宠溺蒙蔽了她理清是非的心,结果郭芙目无尊长、小肚鸡肠、骄肆自恣,既没有娘的伶俐聪慧,也没有爹爹的诚朴纯厚。

她陈腐,成了礼义道德的卫道士。

《射雕》里的*蓉是个古灵精怪、刁蛮任性、敢爱敢恨、不同流俗的少女,虽然郭靖总是嘴拙地在众位师父面前为*蓉辩驳,「蓉儿不是小妖女,蓉儿是个好姑娘」,她也从不因「小妖女」三个字而恼羞成怒。在她眼里,柯镇恶是老瞎子,朱聪是肮脏邋遢的鬼秀才,硬逼郭靖与穆念慈成亲的道士们是牛鼻子,我纵然是妖女,也会对靖哥哥好,即便爹爹不赞同,我也要和靖哥哥一辈子在一起。直到郭靖要信守约定与华筝成亲,小姑娘蓉儿又多添了一笔豁达,既然不能一生相守,那就潇潇洒洒地闯一回,蓉儿求的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射雕》二十六回「新盟旧约」里,金庸更是直白地阐述了*蓉的价值观念:

须知有宋一代,最讲究礼教之防,*药师却是个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人,行事偏要和世俗相反,才被众人送了个称号叫作“东邪”。*蓉自幼受父亲熏陶,心想夫妇自夫妇,情爱自情爱,小小脑筋之中,哪里有过什么贞操节烈的念头?

但《神雕》里的少妇*蓉,却事事以丈夫为重,辅助郭大侠死守襄阳共抗强敌,也慢慢地受到了丈夫的影响,明世俗人情,通礼仪规范,渐渐被礼教束缚了心灵。正如*药师所说,「她自己嫁得如意郎君,就不念别人相思之苦?我这宝贝女儿就只向着丈夫,嘿嘿,出嫁从夫,三从四德,好了不起!」

于是便有了郭夫人为礼义出头阻挠杨龙二人真挚爱情的桥段:

“妹子,世间又很多事情你是不懂的。要是你与过儿结成夫妻,别人要一辈子瞧不起你……过儿呢?别人也要瞧不起他。”

从不顾礼教不守礼法的小妖女,到满心满口深明大义的郭夫人,*蓉遗失的是从前的诡谲、灵动、可爱、自然,读者怎会不心痛?

所以,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蓉的形象的确发生了显著变化,她变得疑虑深重心思阴冷,变得宠溺女儿是非不顾,变得嫁夫随夫固守礼教。

但单从「*蓉变了」就断定金庸在人物塑造上失败了,却也并不合理。相比之下,杨过从一个精神物质双匮乏的顽劣少年,到追求爱情不舍不弃的大情种,再到行侠仗义为人称颂的「神雕侠」,直到最后归隐古墓心如止水……杨过性情的变化远比*蓉的更深刻更彻底。但随着故事的过渡和发展,读者能自然而然地理解杨过的变化,却不像*蓉一样,历来产生了许多的争议,仍不能让人信服。

那么,是否是「主角光环」的原因呢,我却认为这四个字也难解释的通。

虽然《神雕》中,读者们站在了杨过的出发点看问题,但*蓉不闪不躲硬接裘千尺三枚枣核钉时,我们也会称赞她的「勇」;她模仿瑛姑的疯状,刺激裘千仞夺回小郭襄时,我们也会赞叹她的「谋」。

「主角光环」没有让读者错失中年*蓉散发的光彩。所以,是否对*蓉的“争议”,显露的反而是「作者永远是对的」的「作者光环」呢?

站在读者感受的角度上讲,金庸在*蓉形象的塑造上的确是失误的。在《射雕》里,金庸用了智勇闹王府、作客归云庄、选婿桃花岛众多情节和大量笔墨才塑造出了一个灵动的小女神,却在《神雕》里让笔锋急转直下,突兀地将*蓉写成了惹人愤慨的郭夫人。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合理,也不合情。

但不得不承认,*蓉经历的多番变化,其实也是每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躲不掉的变化,她们终将陷在爱情和亲情中而不自知,变成从前自己抗拒的那种人。

时间是残酷的,婚姻是残酷的,而金庸的残酷,就在于他毫不掩饰地将这样的残酷讲了出来,还构架在了曾经人见人爱的蓉儿身上。

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金庸的任性和成功呢?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