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铁血铸军魂青春唱赞歌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拂晓报」

》》郝智远:舍生忘死做冲锋在前的“带头人”

疫情爆发,他舍生忘死驰援武汉;洪峰来袭,他冲锋在前奋力抢险;山火燃起,他义无反顾顽强参战……他就是萧县政协委员、萧县蓝天救援队队长郝智远。6年来,他率领蓝天救援队这支英雄的团队,冲锋到人们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在最危急的关口,抢险救灾、无私奉献,践行了初心与使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郝智远年出生,年入伍,年退役。年11月,他召集一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退役军人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成立萧县蓝天救援队。6年间,队伍不断壮大,由建队之初的7人,逐步发展成一支拥有18名党员、58名退役军人为骨干、多名志愿者参加的队伍。该队恪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志愿服务为宗旨,以弘扬正能量奉献社会为己任,竭诚为民,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急难险重救援任务。截至目前,他们共帮助个走失人员家庭团圆,实施山火救援、深井打捞、水域救援多次,搜寻失踪人员多名,救助困难群众近万人,累计志愿服务余小时,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公益赞歌,向外界展示了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群体的光辉形象,先后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安徽省先进党组织”“萧县民兵应急集训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郝智远本人也被授予年5月宿州市“志愿服务典型”、年3月第四届宿州市年度“优秀志愿者”、年“县优秀政协委员”“县双拥优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我们退役军人要勇于担当社会使命。哪里有重大灾情和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年7月,洪水肆虐安庆桐城,郝智远火速带领队员奔赴桐城双港镇参与救援。年8月18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萧县白土镇花甲寺村遭遇特大洪灾。郝智远迅速组织队员携带冲锋舟奔赴一线参与救援。年初,新冠疫情突发,郝智远迅速带领8名队员加入安徽省援鄂第一梯队,紧急奔赴防控战场,连续在一线作战15天,累计运送、调拨各类防疫物资20多万件,用坚强的意志守护着江城“生命线”,为武汉战“疫”注入了萧县社会组织的红色力量。年7月,持续强降雨形成洪涝灾害,席卷皖南多地。郝智远闻“汛”而动,带领队员们从集结驰援黄山市歙县到转战池州、六安、庐江、巢湖,在一场又一场抗洪抢险中,成功转移群众人次。今年7月20日,针对河南郑州等地的特大暴雨灾情,郝智远再次带领11名队员,第一时间冲向抗洪一线,搏击于惊涛骇浪之中,共转战12个乡镇,总计救出名灾民,输送了6吨救援物资,成为众多防汛救灾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们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准备着奉献。”为了方便救援,郝智远把蓝天救援队的求救电话捆绑自己的手机上,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平时他还经常组织队员们到社区、公园、校园开展“防灾减灾”等安全教育讲座,受益群众达人次;开展关爱老人“黄手环”免费发放、义诊等公益活动31次,并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发放黄手环及定位贴余个;在景区、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助力环保”公益活动23次,出勤人次,他个人服务时长达2个小时以上;为县内和周边市县各类大型文艺演出、马拉松比赛等提供安全保障50余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和感动着他的队员们一起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开拓创新路、赤诚赢未来、建功显身手、彰显我风采……”尽管郝智远退役已有23年,但当年退役时的誓词至今言犹在耳,“今天我又穿上蓝色‘战袍’,奔赴在人民最需要的路上,我非常自豪。请党和人民放心,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勇当先锋,永远是我们军人的职责和使命!不论何时何地,只要祖国和人民有需要,我们会奋勇向前,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王小辉:勇立潮头做电商行业的“领头雁”

服役时,他是部队骨干;退役后,他是创业能人。他的身上有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就是王小辉,现任砀山吾家吾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荣获年度全国“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十大典型人物、年度砀山“最美退役军人”、年度砀山脱贫致富带头人、年宿州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并在年“创赢新时代”全国创业大赛上获金奖。

年,18岁的王小辉中专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军人。他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进入部队第2年,王小辉以远超本科录取线的成绩考上了武汉空军雷达学院(现武汉空军预警学院)。

年,王小辉退役,告别22年的军旅生涯,开启一段“梨园寻梦”之旅。王小辉放弃政府安置和房产公司年薪30万待遇,毅然回乡创业。“不怕苦,不怕累,部队里的作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骨子里,我一定奋力把酥梨卖成‘传奇’。”从小到大父老乡亲卖梨难、价格低的困境,一直让王小辉心里非常酸楚,也给了他奋力改变的动力和勇气。当年12月,他在家乡创立砀山吾家吾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部队严谨求实的作风带到企业管理中,严格精选酥梨,不断拓宽市场。年4月,王小辉启动了砀山首个“共享梨园”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前来认领和保护古梨树0多棵。同年8月,他又开展“砀山酥梨进高校”项目,吸引了多名大学生参与宣传和推广,共同提高砀山酥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王小辉紧紧抓住电商发展机遇,打造“老兵严选供应链”项目,在多个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三年来共销售酥梨超1.6亿斤。精益求精的王小辉还坚持实行分级销售,成功打造高端品牌“乾隆贡梨”,推动了砀山酥梨的品牌升级。今年,创业刚刚4年,王小辉公司酥梨的总销售额达到多万,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辉煌。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永远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助果农致富是我的使命。”创业以来,王小辉共带动户果农脱贫致富,创造就业岗位多个。同时,他积极服务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他的公司80%以上是退役军人。王小辉还创立了“军创空间”项目,已经帮助20多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被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认定为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此外,王小辉一直热心公益。年他发起成立了砀山公益联盟,分别在“八一”“六一”“春节”等多个节日到敬老院看望老红军,到学校慰问儿童。截至目前,累计慰问孤寡老人、儿童等多人,捐款20万余元。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将砀山梨打造成世界品牌,并将其发展成为集旅游、网红打卡、生态电商、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梦想越大,责任越重。王小辉表示要步履不停、奋勇向前,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在新的时代建功立业,书写人生的新辉煌!

》》王益振:筑梦乡村做扎根基层的“排头兵”

从一名军人到青年致富带头人,一个钢铁汉子用24年的青春扎根基层,坚守农业战线,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助农增收”的奋斗之歌。他就是砀山县程庄镇龙泉寺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获年“宿州市青年致富带头人”、年“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称号的王益振。

一朝入伍,终身是兵。脱下军装,奉献地方。年12月,王益振从阜阳市武警支队退役后,回到家乡砀山县程庄镇王明集村。看到村里有着0余亩葡萄和西瓜的种植规模,但管理技术落后、品种老化,便承包了20余亩的土地,边干边学,积累了一整套果树高产、优质、防灾等管理技术。8年,他成立砀山县明益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余亩,发展大棚葡萄及温室西瓜种植模式来进行新品种的示范带动。王益振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不断钻研,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苗木培育、新品种试验推广、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时,示范园还安置二十余名贫困群众长期务工,竭力为贫困户解决增收难的问题。

“干工作就像打仗一样,必须有标准有特色,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年,王益振辞去明益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的职务,成为砀山县程庄镇龙泉寺村的一名包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他起早贪黑,对户贫困户逐户走访,制定了科学的脱贫致富方法,帮助村民脱贫。龙泉寺村在年省际脱贫评估中,户人全部高质量脱贫,群众满意度%。此外,王益振还努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产业发展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他结合村实际,大力发展种植特色产业,申请扶贫资金万元建设瓜菜示范园,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路上拼全力,防疫战中不掉队。年新冠疫情突发,王益振全身心投入到防控一线。他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和村两委、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一起并肩战斗,为村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墙”。同时,王益振还带领村组干部力促复工复产,并认真做好服务,保证当年的春耕不误农时,使该村余亩瓜菜无一户一人因疫情受损,取得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双胜利”。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砥砺前行再出发。”面对乡村振兴的大潮,王益振表示,要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