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不打无把握之仗 基金不敢卖QFII很敢买
最近有位采访了三位基金经理,恰巧三个人都忙着在外地调研上市公司,更恰巧的是,在这三位基金经理中我见过两位。据我所知,三位所说的全是实情,目前A股的"白马股"估值有些确在合理位置,也确有很多基金经理在外出调研,希望找出全新的"黑马股"。由此,那位得出了全新的结论,下半年的股市没机会了。
论据很充分,但结论是否够准确?小学老师告诉我们:充分条件成立,未必就是必要条件。基金经理们有闲心出差未必就是无心看市场。我知道,最近有些基金经理干脆守住了仓位听天由命。不过,敢于不作为,只能说明他们看到了向上的复杂,但绝不会是向下的判断,否则不妨溜之大吉。此外,估值很合理也只是现阶段故事下的估值,要不然,那些不断涌出新故事的股票怎么会天天在上涨?
中国石化等大蓝筹果然开始发力了,基金不取的中国国航也在港被境外机构调高评级到3.2元。老基金不行动,新基金净值波动不大,券商集合理财实力又一般,个人投资者连基金也不敢买,那又是谁在抄A股的底呢?
《上海证券报》有两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荷兰国际中国A股基金和怡富中国先锋A股基金这两只在6-7月间设立的QFII,目前已取得4%以上的净值收益,远高于国内很多同期新基金;二是中金的机构席位在下跌时成交量萎缩。前者说出了谁在买,后者则表明了谁在卖。
也许有人会对中国石化的上涨不屑一顾,但不要忘了,"国家队"向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基金向下看,QFII向上望,9月的娱乐素材正在越来越多。我不得不直言,在上周基金经理们预测调整之后,本周又有相当数量的基金经理在坚持看空,而本周连续两天达27点的上涨却更像当头一棒。对这样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存在:要么是基金经理们看反了,要么就是有人没说真心话。